汽車每行駛一萬公里左右就應該將同側前后輪對調。家用轎車基本上都是前輪驅動,前輪既負責轉向又負責驅動整車,這樣就導致前后輪胎的磨損程度不相同,而且,輪胎的磨損與車輛重量的分布也有關系,輪胎換位對輪胎均勻磨損有很大的幫助。其次四個輪胎的氣壓不可能完全相同,并且一般后輪胎壓更高一些,前后車輪氣壓不同是可以的,對車也沒有影響,但左右兩輪胎壓最好一樣,允許有少量差別,最好不超過0.1bar。比如一個輪2.5,一個輪2.6是可以的,但如果一個2.5一個2.7差別就比較大了,需要調整一下。左右輪胎壓不同最大的影響就是跑偏,行駛時車會向胎壓低的一側跑偏,開車既累又危險。長期這樣還會導致左右輪胎磨損不均勻。不少車主認為車子開了4萬-5萬公里就應該更換輪胎了,其實,輪胎的更換與車輛行駛的公里數有一定關系,但關系不是很大。關鍵要定期查看車輛的輪胎磨損標志,當輪胎花紋磨損程度達到磨損標志時,說明輪胎需要更換,當輪胎邊緣有不均勻磨損,或輪胎側面有鼓包現象時,要立即更換輪胎。一般輪胎跑5萬公里之后就不是安全期了,理論上講應該更換輪胎,但現在私家車很少這么早更換,一是車主愛惜車,二是車輛跑的路況都比較好。只要車主不是經常提速、飆車、甩尾、急剎車等,輪胎用7萬~8萬公里,問題都不大。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