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發動機的進氣端,因為有發動機的進氣~吸氣動作,其進氣歧管經常是處于負壓狀態,尤其是(油門)節氣門之后的一段進氣歧管的氣壓!但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以強行將進氣端的壓力灌注~增高!一旦達到了負~正進氣氣壓的翻轉點之后,小排量渦輪發動機,就開始表現出不一樣的排量個性了!因為進氣壓力越高,則進氣量的峰值就可以更大,有了更多進來的氧化劑(氧氣),也就可以同比裝入更多的火藥(燃料),得到更劇烈的燃燒與做工效果!一般,以耐用性與性價比~造價考慮為重的渦輪機頭,其進氣增壓的上限一般允許去到1.6個大氣壓的峰值的樣子!只強調本賽季比賽的成績,對遠期壽命與可靠性考慮不多的活塞式汽油內燃發動機,甚至增壓峰值超過2.四個大氣壓以上!很多1.5自吸發動機,在1500轉級別的典型扭力表現能力是100~110牛米左右的樣子…但是類似比亞迪的這臺1.5t在此1500轉速的節點,已經過了其常見的進氣的負~正翻轉節點,已經可以做到類似同比1.6~1.8自吸發動機在1500轉的扭力表現了……所以,渦輪增壓發動機是一種人格分裂的扭力表現,其扭力輸出的特點,不像自吸發動機那么線性!加上渦輪的遲滯效應……與泄壓閥的保護性動作!使得油門的動力響應感,差異于自吸發動機!比如你剛剛在1500~1600左右,正在郊區的四檔巡航著…突然需要收油剎車,避讓一個單車……一收油的瞬間,節氣門收小關閉……發動機進氣端類似一個水庫,渦輪增壓的扇葉就是噴水的龍王,為水庫的水面高度增加水量出水端就是(油門)~節氣門…節氣門突然一收小關閉,則降雨量會一時地突然過剩,降雨量明顯多過下水量,水位猛漲(氣壓增高)有可能沖擊壞節氣門的開閉閥!同時蓄積的水位過高,壓力過大,排泄不通,會讓渦輪有堵轉的阻力效果……劇烈磨損掉渦輪的轉動慣性……堵轉效果還會傳遞到渦輪連軸的廢氣端同時讓發動機排氣出現不爽,影響發動機的排氣效率……所以,此時的進氣端泄壓閥也要進行,收油時的保護性泄壓……雖然此時沒有劇烈的絲絲聲……然后,因為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進氣正壓,被你一個右腳大收油動作連鎖連鎖反應地自己挫掉了…你避讓完哪個單車后,重新恢復踩油……渦輪克服慣性,重新被燃氣吹拂加速,積攢到之前的1500左右的正壓翻轉點時……是需要一小段時間的……類似發動機需要重新思考2秒左右才又重新變身,褪去自己的小排量的個性你從收腳~到重新下腳的瞬間進氣端的泄壓閥會馬上重新關上,此時發動機與車身會有那么一點點戰栗的一顫的感覺然后當進氣段重新積攢氣壓…那么1~2秒重新思考的遲滯過程后氣壓又翻轉,由(負)~(正)的過程發動機與車身又會小小挺動一下,推背一下的感覺!~~~~~~~當然,直噴渦輪增壓,也有功勞的一面比如在同樣是1.5升,自吸的速銳在100巡航,需要調節到類似2500~2600轉但是1.5t的速銳,因為其增壓扭力爽爽,巡航100,調節到2100就足夠了!在100時,繼續超個大貨車,1.5t速銳比1.5自吸速銳,爽太多!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