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自從凱迪拉克找王自如做過廣告,CT6就已經無可避免的走上了自己的覆滅之路。我不是說這車不好,相反的,CT6已經集各家之大成,車輛本身的性能相當不錯。CT6是好車,無奈遇上了不食人間煙火的產品規劃部門...CT6早期營銷簡直就是教科書般的失敗案例,估計是上汽通用的宣發部門負責人腦子秀逗了吧,竟然有勇氣在此價位區間主打科技。ATS賣的可以,是因為一開始消費群體就清晰,主打運動與年輕人。相較其他競品車型車的操控動力也說得過去,且同價位品牌價值還能凸顯。可一旦跨入中高端車型的區間,立馬被秒的無地自容。CT6夾在奔寶奧中只能茍延殘喘。市場反應真的狠狠的給了上汽通用一記耳光。上市兩年多快三年時間,不僅沒在銷量上有什么大起色,連帶著平臺技術成果也沒有惠及其余車型,只能由當初雄心勃勃的破冰者變成現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攪屎棍。我在針對CT6評測的文章下面最常看到的評論就是:“前臉喪氣”“兩個淚珠耷拉下來,跟受氣包一樣”“每天早上你看見自己的車擺著個哭喪臉你會買?”嗯,我還真不會買。我有這錢還不如去買輝騰(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至少這車段子多啊。CT6失敗得連段子都沒人編,你說這混得是有多慘。有關CT6種種風評不一而足,只要問問身邊車友就知道,想找車友的也可威我,前Aizj后1235,備注一下“222”。絕大多數消費者他們在看的時候考慮的是品牌溢價,考慮的是設計風格,BBA的設計定型已經多年,消費者喜聞樂見,反觀CT6,從堪輿學角度它都不甚理想。再說配置和做工,CT6跟寶馬均處于同級車較差水平,但寶馬品牌溢價遠勝于凱迪拉克,所以消費者對BMW的做工要求相對較低。最后說一下定價,多地經銷商(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均出現最低配車型有價無市的現象,純粹提升品牌形象的3.0雙渦輪頂配版卻成為了各經銷商展車,而且出現了“不允許上車看只能在外面瞧”的奇葩規定,這還賣個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