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我有GPS 引領自駕之道 ·扎營須知 ·如何涉水行車 ·新手開車預防磕碰的小技巧 ·山、土、水、沙地駕車技巧 ·老“游”條寫的睡袋打油詩 ·自駕游長焦相機推薦 ·小設備幫你合理利用車內空間 ·充氣防潮墊保養手冊 ·選雨刮器七個訣竅 |
![]() |
||||
|
![]() |
||
·[召集] 3月18-19番禺蓮花山 ·[召集] 3月18-19日懷集自駕 ·[召集] 3月11華北站紅螺寺春 ·春光乍現•自駕尋春溫 ·貼幾張內蒙達里諾爾的照片 ·七月暑期廣州至四川,云南自 ·車友會2月18日河源兩日自駕 ·12月24.25日“愛心之旅”韶 ·金秋之旅 [太平洋汽車網]奇 ·粵北五天自駕行 |
您現在的位置:自駕游 / 天下美景搜 / 華北·東北 / 北京周邊專題 |
北京走高句麗、長白山路書(附自駕日志) |
[06-4-3 16:06] 太平洋汽車網 責任編輯:chenshanshan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這是一首描寫邊塞軍旅途思鄉詞,是清詞人納蘭性德伴駕出游時寫的一首佳作。榆關即今山海關,正月初三我們穿過山海關、沈陽、撫順一路向東,沿著這條清王朝皇帝東巡祭祖的路去追溯一個王朝的開端。 遼寧新賓—這里曾是一代顯赫王朝的發祥地,古稱興京,從這里崛起并走出了中國最后一個王朝,滿清帝國。新賓是滿族人聚居最多的地區之一,地處遼東深山區,以農業與林業為主,1985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全國第一個滿族自治縣,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作為中國清文化的源頭,擁有大量珍貴的清前史跡:木底城御道古榆、神樹、清永陵、赫圖阿拉老城…… 南雜木地處交通要道是新賓縣的一個小鎮,距撫順七八十公里,小鎮上火車站前一條街以餐飲住宿為主,正年初三大多歇業,不過保暖果腹而已。初四一早我們從這里開始了行程。 木奇,出交費站左行神樹,右行古木底城,城外有御道古榆。 神樹,也叫啟運樹,在木奇鎮左側2里地的山溝里。這是一株遠近聞名的赤松王,這株松樹高大無比,蔭天蓋地呈饅頭狀,已有500多年樹齡,經數百年風雨在冰天雪地里依然枝繁葉茂傲立挺拔,堪稱奇景。在新賓,啟運兩個字用的很多,啟運樹、啟運門、啟運殿,啟運就是啟肇運始的意思吧,傳說,努爾哈赤每次征戰必來參拜,無一不大勝而歸。神樹前修有小壇,上有香爐,人們在這里結上紅色的布條,燃香祈禱祝福好運,我也在樹前凝神屏息,不敢奢求富貴,惟愿全家平安! 在我國東北滿、赫哲等民族的原始宗教史上,樹神崇拜占據的位置相當重要,在新賓永陵寶頂上原也生長著一株巨大的古榆,樹冠能覆蓋方圓幾百平方米,稱“瑞榆”,乾隆在第三次東巡永陵祭祖時,賜它為“神樹”,現這棵樹已不存在了,在原樹址上植有一棵新榆。 古代東北的廣袤大地上曾覆蓋著茂密的森林,在清代文獻中有這樣的描寫:“東三省打牲部落不游牧而富者,皆以渥集之故。渥集者,漢語老林也。長白山陽,亙混同江、寧古塔、興京之南,樹海綠天數千里,萬產憤盈,參蜜貂鹿,利盡表!薄T谶@里我們可以看到過去的東北是多么富庶。東北是近代工業最早的發源地,中國的大糧倉,木材基地,但現在的東北與我小時候讀書時讀到的“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東北有三寶鹿茸、貂皮,烏拉草”的情形已經大相徑庭了,東北這些年面臨能源枯竭、工業發展不景氣、工人下崗等諸多問題,真希望他能得到國家與政策的善待與扶持,因為東北是曾經為共和國立下大功的。 新賓地區多榆樹,永陵后山榆林茂盛,木奇古御道兩側也保留了十幾棵幾百年的高大古榆,可能清王朝的興起與榆樹有著不解之緣吧。 南雜木到木奇的中點是上夾河,這里是通向新賓、桓仁、集安的交通要道,是兵家必爭必守之地,曾發生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西漢時設在朝鮮半島的玄菟郡府西遷到新賓永陵,并修建烽燧擴充道路,稱“玄菟古道”,高句麗時稱“南陜”,這里是努爾哈赤發動統一戰爭的起點,也是昔日后金自盛京東延至興京,回鄉奠祖的御路,適時,萬人隨駕,連綿數十里,浩浩蕩蕩,極盡輝煌。 中國古來就有在道路兩邊植樹的習慣,古御路上的十幾棵大榆樹經幾百年的風雨,有的已倒伏在地,有的中空可藏匿三四人,但仍拔地參天的挺拔著。大雪覆蓋了古木底州的石碑,也覆蓋了木奇曾經的刀光劍影,走在古御路上,歲月掩映,古意森森,此時無聲勝有聲。 御路距永陵十二公里,從進入“前清故里”牌坊便真正步入滿鄉。 坐 龍 石 雕 永陵坐北面南,前臨蘇子河,背依啟運山,蒼松翠柏,雪野平疇,紅墻金瓦,交相輝映,別有一番壯美景色。 永陵原名“興京陵”,陵內葬著努爾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親及伯父、叔父等人,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先后九次親到永陵謁祖,使永陵謁祖活動成為清代的國家典制。清五陵中東陵、西陵在北京周邊,永陵與沈陽福陵、昭陵并稱為“關外三陵”。 永陵可冊錄一書的是“四祖碑亭”與“坐龍”石雕。 走進陵門就可以看見四座碑亭一字排開,雖然輩份不同,長幼有另,但建筑樣式大小一至。原始的滿人有祖孫父子生同居、死同域的傳統,而后世的滿族人也講究四世同堂。碑亭內分別立有“肇祖原皇帝”、“興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顯祖德皇帝”神功圣德石碑四通,碑文為滿文,洋洋千言無非歌頌德,其實,葬在這里的四位皇帝生前并無建樹,只是因子孫而貴,被追封為“肇興四祖”。清王朝入關后,歷朝皇帝都都是單獨建陵寢,永陵的“四祖碑亭”就成為一曲絕唱。 坐龍石雕是一種國內罕見的浮雕,龍首狗身,共十六條分別盤坐于四座碑樓前后門兩側的門石上,滿族先人因游牧狩獵而崇尚狗,傳說狗救過努爾哈赤的命而稱為天龍,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將龍與狗合為一體,坐龍便誕生了,夫為坐,才有大清的一統坐江山吧。 與永陵一水相隔是故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也叫興京,清王朝的奠基人努爾哈赤出生地,他從上夾河起兵開始,戎馬生涯40多年,統一女真各部,建國稱汗建立的第一座都城,是建州女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真正意義上的滿清文化起源之所,從此,中國政治舞臺上的滿清帝國拉開序幕,十二代帝王叱詫風云,二百余年輝煌從此開始。 永陵與赫圖阿拉老城俱毀于日俄戰爭中,現在的舊物大多無存,永陵中只有啟運殿中木制奠臺是原來的,現永陵、赫圖阿拉老城也是在原址基礎上重建的。 停車,駐足聆聽,點將臺上努爾哈赤一聲號令,八旗子弟齊聲吶喊動地驚天。 車輪從歷史中穿過,厚厚積雪履蓋下的赫圖阿拉,是一片混沌初開的白茫茫大地…… |
[上一頁] [1][2]
下一篇:自駕江浙 西塘千島湖 |
熱點車型頻道 | |||||||||||||||||||||||||||||||||||||||||||
|
|||||||||||||||||||||||||||||||||||||||||||
相關文章 | |
|
|
全能信箱 | 發給好友 | 每周TOP文章排行榜 | 加入收藏 | 返回頂部 |
讀圖時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