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生產基地都分布在哪些地區?

比亞迪的生產基地分布在多個地區。

在國內,其主要生產基地包括深圳、上海、沈陽、重慶、武漢、南昌、寧波、蘇州、蕪湖、長沙、西安、鄭州、合肥、撫州、濟南、襄陽等地。

深圳基地是比亞迪最大也是最早建立的基地,位于深圳市龍崗區,總建筑面積 1022.3 公頃,年產能 450 萬輛,是汽車生產、研發和銷售的中心。

上海基地位于上海崇明,占地 374 公頃,年產能 150 萬輛,涵蓋混合動力汽車、新能源汽車和 SUV。

沈陽基地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是比亞迪的第二大基地,總占地面積 735 公頃,年生產能力 150 萬輛,可生產各種 SUV、MPV 等車型。

重慶基地位于重慶市大足區,總占地面積 670 公頃,年產能 150 萬輛,能生產各類新能源汽車。

武漢基地位于湖北省武漢市,總占地面積 570 公頃,年產能 150 萬輛,可生產各種 MPV、SUV 等車型。

長沙基地創立于 2009 年,年產能達到 30 萬輛,主要生產車型包括比亞迪秦 PLUS DM-i、宋 MAX DM-i、驅逐艦 05海豚以及比亞迪 D1 等。

西安基地由秦川汽車工廠改造而來,經過一、二、三期建設,年產能已達到 90 萬輛,主要生產比亞迪秦系列和宋系列車型,目前正在進行第四階段的擴建,預計年產能將提升至 100 萬輛。

常州工廠項目于 2019 年正式啟動,年產能為 40 萬輛,主要生產比亞迪元 PLUS 和海豹系列車型。

撫州工廠由收購江西大乘汽車改造而成,年產能可達 20 萬輛,主要生產海豚和即將上市的海鷗。

合肥工廠項目總投資達 150 億元,規劃年產能為 15 萬輛,已開始生產比亞迪秦 PLUS DM-i 和驅逐艦 05 兩款車型,預計全面建成后年產能將提升至 132 萬輛。

濟南工廠首期于 2022 年底投入生產,一期年產能為 15 萬輛,二期正在建設中,預計今年 6 月投入使用,主要負責生產宋 Pro DM-i、海豚以及即將上市的騰勢 SUV 車型。

鄭州工廠于 2023 年 4 月 6 日正式投產,年產能將會達到 40 萬輛/年,首臺下線車輛為宋 Pro DM-i,后續將會投產更多車型。

襄陽工廠是最新建立的生產基地,一期建設于 2022 年 4 月 27 日啟動,建成后年產值預計可達 140 億元。

在海外,比亞迪在泰國設有乘用車生產基地,年產能 15 萬輛,目前主要投產車輛為海豚,后續將根據當地需求引進并生產其他車型。此外,在巴西、匈牙利、烏茲別克斯坦等國也設有乘用車生產基地。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榮威i5
榮威i5
6.89-9.09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2019 年行駛里程 5 萬公里的騏達二手車價格大致在四到五萬人民幣左右。騏達這款車在二手車市場有一定的保值率。它外觀運用全新家族設計理念,年輕且動感,車尾設計巧妙,層次感十足。內飾營造出濃郁的年輕氛圍,配置也較為豐富。動力上,1.6L 自
2022 款奧迪 Q3 的部分隱藏功能可以通過后期升級獲得。比如自動泊車功能,依靠車輛周圍雷達探頭和車載電腦協作,如今加裝技術成熟,可后期加裝。此外,借助 VCDS 設備能開通如鎖車自動折疊后視鏡、關閉安全帶報警等隱藏功能。還有一些隱藏功能
國產智駕 L3 車型有不少,如尊界 S800、小鵬 V6、比亞迪海豹 05 等。2025 年自動駕駛行業迎來突破,進入規模化商用階段,眾多國產車企發力 L3 級自動駕駛。尊界 S800 作為國內首款搭載 L3 架構的車型,華為技術加持備受關
以常見家用車為例,油車一年因能源消耗產生的稅費要比電車多不少。在固定稅費上,電車買車時免購置稅,且車船稅免費,油車則需繳納車船稅,按車價15萬開6年計算,一年固定稅費相差約2560元。在其他稅費上,以一年開1萬公里算,油車油錢中的稅費比電車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