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的核心技術有哪些?

比亞迪的核心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刀片電池技術:這是一種基于方形鋁殼的長電芯電池方案,將電芯扁長化及減薄設計。采用磷酸鐵鋰作正極材料,人造石墨作負極材料。通過高性能膠黏劑將上蓋、底板與電池陣列粘合成整體,實現超高集成效率、強度和剛度。有單串、多串等多種類型,靈活性高,長度厚度可選。其結構能充當橫梁和縱梁,還增加蜂窩鋁板提升強度。

DM-i 超級混動技術:這一技術不斷進化,從第一代發展到第四代。核心組件有驍云插混專用發動機(1.5L 用于部分車型,1.5T 用于大型車型)、EHS 雙電機、專用刀片電池,以及整車、發動機、電機、電池等控制系統。EHS 電混系統集成雙電控、雙電機和離合模塊,可實現 EV 純電驅動、HEV 串聯、HEV 并聯、發動機驅動等模式,以電為主、以油為輔,滿足用戶多樣需求。

八合一高效電驅總成技術:集成驅動電機、減速器、驅動電機控制器、高低壓直流轉換器、雙向車載充電器、高壓配電箱、電池管理器、整車控制器八大模塊。性能較上一代提升,功率密度增 20%,重量和體積降低,綜合效率達 89%,有前驅、后驅、雙電機四驅驅動形式。

CTB 車身電池一體化技術:同步設計電池包和車身底板,將兩者融合。電池包上殼體替代部分中地板結構,既是能量體又是結構體,降低車身自重并加強整體強度,提升安全性能和車輛性能。

e 平臺 3.0 技術:標配八合一電動力總成,最大行駛里程突破 1000km,充電 5 分鐘能行駛 150km。有首創的動力電池直冷直熱技術和寬溫域高效熱泵系統,提升熱效率和冬季續航。新電四驅動力系統零百加速快,能耗低。該平臺高效集成,車內空間大。

零部件深度垂直整合技術:深度布局和整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成立多家子公司,掌控幾乎所有核心零部件自主研發生產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贏得新車型開發優勢。

具有豪華質感的整車造型技術:得益于設計大師的加盟,比亞迪汽車的整體造型和內外飾符合中國人主流審美,提升了技術水平和審美高度,促進銷量。

超柔性生產制造技術:工廠實現超柔性生產制造,物流系統轉變為零部件中間庫存模式,按訂單生產,保交付,有高效自動化智能化的車身立體庫等關鍵技術,降低成本。

超寬大電池包合裝技術:為滿足大尺寸電池包合裝需求,開發新工藝新技術,解除裝配工藝對電池包大小的限制,為大批量生產新能源汽車奠定基礎。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9.58萬
獲取底價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藍電E5 PLUS
藍電E5 PLUS
9.98-16.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寶馬 Z 系列的外觀設計獨具魅力,融合了經典與創新元素。以寶馬 Z4 為例,長長的引擎蓋搭配貼背舒適座椅,上揚的尾部線條搭配凹凸有致的造型,運動感十足;新一代寶馬 Z4 M40i 采用全新矩陣式進氣格柵和銳利大燈組,極具辨識度。寶馬 Z8
東風標致 301 的操控性能相當不錯,能為駕駛者帶來良好體驗。它的底盤調校偏運動化,懸掛支撐力足,行駛穩定性佳。轉向系統精準,高低速指向性好,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合理。動力方面,在城市滿載或高速超車時都能應對自如。此外,它還配備實用的定速巡航和
長安汽車不同車型價格表差異較大。長安汽車旗下車型豐富多樣,涵蓋轎車、SUV、面包車等多個類別。各車系由于配置、動力不同,價格區間跨度顯著。比如轎車中逸達和 UNIV 價格有別,SUV 里 CS55PLUS 與 UNI-K 價格差異明顯,面包
特斯拉試駕時間通常在 30 分鐘到 1 小時,但會因多種因素而有所不同。地區差異、經銷商政策以及特殊活動等,都會對試駕時長產生影響。特殊活動時,可能會推出 12 小時甚至 72 小時的深度試駕。從預約到完成試駕,完整流程大概需 1 個半小時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