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固態電池技術目前處于什么研發階段?
奔馳固態電池技術已取得顯著進展,進入路測階段。2024 年其固態電池原型集成到 EQS 測試車開啟實驗室測試,2025 年 2 月基于此打造的測試車開啟道路測試。該車電芯由 Factorial Energy 提供,能量密度達 450 瓦時/千克,搭載后 EQS 測試車續航增加 25% ,單次充電可行駛 1000 公里。奔馳正通過持續測試,加速推動固態電池的量產進程 。
在此次路測中,奔馳并非獨自前行,其電池系統由奔馳電池系統技術中心與梅賽德斯 - AMG高性能動力系統有限公司(HPP)的F1技術專家聯合打造。這一強大的組合,為固態電池技術的發展注入了更多的專業力量。F1技術專家們在高性能動力系統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無疑會為固態電池的性能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該固態電池使用浮動電池載體及氣動執行器管理電池單元內材料的膨脹和收縮,這一創新設計解決了固態電池在使用過程中的一些關鍵問題,保障了電池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雖然奔馳并未披露全部技術規格,但從已公開的信息來看,其在技術創新上的投入和探索可見一斑。
在此之前,Factorial Energy已向奔馳供應能量密度高達391Wh/kg、充電容量超過106Ah的電池,而此次在EQS原型車上試用的技術是邁向代號為Solstice的更先進固態電池的第一步。下一代電池將替換電解質,目標能量密度達到450Wh/kg,續航里程比鋰離子電池增加約80%。這一系列的成果展示了奔馳在固態電池技術研發上的穩步推進和長遠規劃。
奔馳的目標是在未來5年內將該技術引入批量生產,新型全固態電池預計在2030年前投產。這一規劃表明奔馳不僅著眼于當下的技術突破,更對未來的市場布局有著清晰的戰略思考。
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電池技術的核心方向,雖然仍面臨著技術挑戰和成本壓力等諸多問題,但奔馳在這一領域的積極探索和顯著進展,無疑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奔馳有望在固態電池技術的商業化應用上取得更大突破,為消費者帶來續航更長、性能更優、安全性更高的電動汽車產品,在未來的汽車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