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智駕系統如何實現精準定位?

新能源汽車智駕系統主要依靠多傳感器融合實現精準定位。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能提供基礎定位,但有誤差,可通過差分等技術提升精度;慣性測量單元(IMU)能短時間估計姿態與位移,不過存在累積誤差,需與 GNSS 融合校正;激光雷達(LiDAR)SLAM 技術可獲取高精度三維點云定位;視覺慣導與視覺里程計借助攝像頭實現位姿估計;高精度地圖可提供先驗信息。這些技術各有優劣,相互配合達成精準定位。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理論上能夠實現米級定位精度,像我們熟知的GPS、Galileo、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都在此列 。然而,它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而產生誤差,比如信號遮擋等。為提升精度,常采用差分GNSS或實時動態改正技術。在一些高樓林立的城市峽谷或隧道等弱覆蓋區域,就需要其他傳感器來進行補償。

慣性測量單元(IMU)可以在短時間內提供車輛的姿態與位移估計。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其誤差會不斷累積。所以通常會通過濾波器,將它的數據與GNSS數據相融合來進行校正,從而更準確地確定車輛狀態。

激光雷達(LiDAR)SLAM技術憑借獲取的高精度三維點云,實現車輛的定位以及地圖構建。它對光照變化有較強的抵抗能力,但計算量巨大,對硬件性能要求高。

視覺慣導與視覺里程計利用攝像頭成本低、信息豐富的特點,通過視覺里程計或視覺慣性里程計實現位姿估計??伤姆€定性易受光照、天氣等因素影響。

高精度地圖則是自動駕駛定位重要的先驗信息。當傳感器數據不足時,它能提供補充,還可進行冗余校驗。但高精度地圖的構建與更新成本高昂。

多傳感器融合算法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常用擴展卡爾曼濾波、無跡卡爾曼濾波、粒子濾波以及基于因子圖的優化等方法,分為前端和后端兩部分處理數據。

總之,新能源汽車智駕系統的精準定位是多種技術相互協作的成果。它們各自發揮優勢,彌補彼此不足,共同為新能源汽車的智能駕駛提供可靠的位置信息,讓車輛在復雜的路況中也能精準行駛。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極氪001
極氪001
25.90-32.90萬
獲取底價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40.0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冠軍防凍液在低溫環境下表現出色。它的冰點低至 -37°C,在寒冷的北方冬季也能讓發動機避免凍結,始終維持良好的防凍和散熱性能。即使在極端溫度條件下,它也能保持穩定狀態,不會出現成分分離、變質等問題。同時,其良好的抗腐蝕性能,能在金屬部件表面
更換汽車輪胎,需先準備備胎、千斤頂、扳手等工具,再按正確步驟操作。具體而言,更換輪胎前要把車輛停在平坦、安全且堅實的地面,拉起手剎、打開警示燈,放置三角警告牌。接著用扳手稍松輪胎螺栓,再用千斤頂抬起車身,完全擰下螺栓后取下舊輪胎。隨后安裝新
汽車在冷車時變速箱掛不上檔,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油品問題影響較大,如長時間未換變速箱油或機油性能下降,冷車時油液流動性差,換擋阻力增大。另一方面,機械部件存在狀況,像離合器分離不徹底、掛擋位置偏差、擋位齒輪損壞等。此外,油溫、變速箱油不
在沒有千斤頂的情況下,可借助身邊物品或人力創造條件來更換車輪備胎。比如找根結實圓木棍,傾斜支撐在需拆換輪胎一側的前保險杠或后車架橫梁下,啟動汽車撐起車身;也可把車開到有松土處,用磚頭、木塊等墊高車輪;小型車輛后輪,還能用人力直接抬起車身。這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