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吳會肖談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9月13日,在2025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的“高層峰會:聚焦硬科技,以科技創新持續引領產業創新”環節,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CTO吳會肖發表了“系統化創新驅動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演講,深入探討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吳會肖回顧過去工作20多年,尤其是過去5年,中國汽車產業借助前瞻政策與市場創新活力,實現從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的轉變,達成從跟跑到并跑到部分領跑的跨越。
過去十年,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下,中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產銷規模、核心技術和產業鏈能力大幅提升。然而,高速增長背后,資源錯配、內卷加劇等問題凸顯,影響產業公信力。吳會肖認為,未來五年,行業應進入穩步精進階段,回歸造車本質,提升系統能力。企業需精準洞察用戶需求,高效整合技術資源,構建體系韌性,實現從量到質的突破,提升中國汽車全球公信力。
在技術創新趨勢上,要從集成創新走向基于問題和需求導向的原始創新,從單點突破邁向系統融合創新。未來汽車將進化為智能生命體,技術架構向中央計算轉變,創新模式走向跨界協同與生態創新。只有打通硬件、軟件、算法與生態,實現技術、用戶、場景的閉環迭代,才能掌握競爭主動權。
全球化方面,吳會肖強調汽車產業全球化基因,“十五五”期間是中國汽車品牌邁向世界品牌的關鍵期。全球化不再是簡單產品出口,而是技術、品牌、制造、供應鏈與文化價值的生態出海。企業要全面布局研發、生產、供應鏈和品牌建設,應對不同市場環境。
長城汽車在技術創新上構建三維科技生態網,縱向深化核心技術,橫向推進跨域融合,外部聚合生態資源;產品創新遵循“用戶主義”原則,通過數字化洞察需求,模塊化平臺覆蓋全品類,構建雙軌品質管理體系;價值拓展上重新定義汽車屬性,使其成為智能終端融入多元生態。在全球化戰略中,堅持“生態出?!?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0777dd;">理念,技術上建立海外研發中心,服務上構建全球營銷服務體系,經營上吸納本土人才并構建多國多產地供應鏈,品牌上以“go with more”理念推動品牌轉型 。
面對未來競爭,吳會肖強調這是技術創新、產業協同與綜合國力的較量。長城汽車呼吁行業協同共享基礎研發成果,拉通上下游標準體系,構建產業生態共生系統,實現價值共生。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