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開車出門,不少細節容易被忽視,這些細節又影響行車安全。想知道車里藏著哪些“定時炸彈”?空調怎么吹才不頭暈?暴曬后的方向盤怎么握?今天咱就掰開揉碎講講,夏日開車那些必須知道的保命常識!

出發前仔細檢查
暴曬后的車內宛如“高溫熔爐”,打火機、香水、充電寶等物品放在車里十分危險。打火機中的丁烷在高溫下膨脹,極易爆炸;車載香水多含酒精,高溫密閉環境下濃度上升,遇明火就可能燃燒;充電寶的鋰電池在高溫下不穩定,曾有車主將充電寶遺留在儀表盤上,結果引發爆炸,炸壞車內設備。所以每次上車前,務必將這些易燃易爆品隨身帶走或放在陰涼處。夏天輪胎也易受高溫影響橡膠在高溫下變軟變脆,抓地力下降,同時胎壓會隨溫度升高而上升,若胎壓過高,在高速行駛時爆胎風險劇增。出發前用胎壓表檢測,建議將胎壓比標準值調低0.1-0.2,降低爆胎概率。觀察輪胎表面,若發現裂紋、鼓包或磨損到標記線,說明輪胎已老化或受損,必須及時更換,避免行車途中發生意外。

行車途中注意細節
剛進入暴曬后的車輛,別急著關窗開空調,先降下四扇車窗,開啟外循環,讓車內積聚的熱空氣快速排出,同時釋放因高溫產生的甲醛等有害氣體。2分鐘后,關閉車窗,切換至內循環并開啟空調,將溫度調至26℃左右,這個溫度既節能又能避免溫差過大引發身體不適。如果發現空調制冷效果變差,可能是冷凝器被柳絮、灰塵堵塞,可前往洗車店,用高壓水槍沖洗冷凝器表面,恢復制冷效率。在行車過程中要保持車內通風,適當開窗或使用外循環,保證空氣新鮮,減少困倦感。停車也要謹慎
停車位置的選擇在夏天至關重要。露天停車時,車輛長時間暴曬,車內溫度可達60℃以上,不僅座椅、方向盤燙人,還會加速內飾老化、褪色,甚至導致儀表盤變形。優先選擇地下停車場或有遮陽設施的車位;若只能停在露天區域,務必使用遮陽擋,將其放置在前擋風玻璃處,能有效降低車內溫度,保護內飾。停車時盡量讓車頭朝西,這樣傍晚取車時,方向盤和儀表盤的溫度相對較低,避免燙手。
遇到暴雨天氣,停車更要謹慎。低洼路段容易積水,車輛一旦被淹,發動機可能損壞,維修費用高昂;大樹下停車,大風可能吹斷樹枝砸壞車輛;廣告牌下、圍墻邊也存在倒塌風險。所以,暴雨天應選擇地勢較高、空曠的停車場,遠離危險區域。

夏天開車,安全無小事。做好出發前檢查、注意行車細節、謹慎選擇停車位置,就能大大降低風險。為了自己和家人,趕緊把這些知識記下來,也別忘了分享給身邊開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