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UTO芯球
作者 | 雷慢
某車又讓人長見識啦,
將手機芯片弄到了車機上,
來看,某車用驍龍8Gen3消費級芯片作為汽車座艙芯片,

好處是這東西跑分高,響應速度快,
能耗低價格還便宜,

現在一顆成本在1000塊左右,
缺點呢,穩定性差,不耐高溫也不耐低溫,
那我給大家說個對比例子吧,
現在理想和小鵬、零跑,
甚至某車的轎車,都用的驍龍8295車規級芯片,
它雖然貴,要8000左右一顆,
但車規級芯片的耐受極限也是魔鬼般的“-40℃至85℃”區間!

那驍龍的手機芯片呢?
它更適合舒適室溫里的歲月靜好。
要知道,夏天38度汽車暴曬1小時,
車內就能達到六、七十度高溫,
冬天東北零下三、四十度,
這種芯片的車機就可能黑屏死機,
對它來說,就是生死考驗。
更殘酷的差異在壽命和穩定性上。
你的手機四、五年可以退休了,可汽車呢?
要的是10年甚至更久的可靠服務。
車規芯片的壽命硬指標是10萬小時起步,
每一步都是嚴苛制造與重重考驗堆出的穩健。
手機芯片?為極致性能而生,
但是壽命短、不穩定、怕磕碰,
這兩種芯片比較起來,
消費級芯片這玩意兒就像百米沖刺的人
而車規級芯片就像跑馬拉松的人,
買車啊,畢竟是小心駛得萬年船,
我就怕消費級芯片在車內“發燒”甚至“休克”時,
真正拿安全買單的,
卻是駕駛座上的我們。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聚焦智能汽車,助力關鍵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