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兵裝系”的長安汽車近期話題較多,首個話題是成為獨立央企之后的規劃;其次是控股公司中國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改名的媒體錯誤解讀;而在此之前還傳出江鈴福特或與長安福特合并的傳聞,后證實為假消息。
近日又有人問為什么貨拉拉打造的專用貨車為何選擇長安代工而非選擇江鈴。


在輕型客車(含盲窗廂式貨運版)的領域里,江鈴汽車的知名度確實更大;比如江鈴福特全順、全順新世代和新全順,以及江鈴自主品牌的特順等車,其不論是評價還是市場保有量都是非常可觀的。在老司機的認知里,能與江鈴系輕客掰手腕的只有南京依維柯,以及同屬于上汽集團的大通汽車。
然而長安汽車在輕客領域里的成長速度和程度都是不容忽視的,以2025年5月輕客銷量為參考,第一名正是長安汽車!單月銷量占比高達28.97%,江鈴汽車則為22.55%,上汽大通為21.67%,福田汽車為9.62%,南京依維柯實際只有2.97%。

為何長安汽車的輕客能夠逆勢而起?
究其原因還是產品線足夠豐富且產品初期定位偏低,高性價比是其逆襲的關鍵。
所以貨拉拉選擇長安汽車代工是很正常的結果,如果其他車企能夠給出相同或更優越的條件且具備同樣的水平,貨拉拉自然也會選擇其他的代工廠。不過這個結論不是本篇的主要話題,關鍵話題是江鈴和長安汽車其實有很大的關系。

曾經同屬“兵裝系”是關鍵,現在依然有深度戰略合作。
長安汽車從兵器裝備集團(簡稱兵裝集團)分立成為獨立央企,這是一個大熱點新聞;已經討論許久。殊不知江鈴汽車也與“兵裝系”有深度關系,比如江鈴汽車的股東里有南昌市江鈴投資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由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江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創立,持股比例相同;其次該公司還持有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41.03%的股份,以及江鈴B股41.07%的股份;再次江鈴控股有限公司也是由長安汽車和江鈴汽車合作創立,兩家公司有著深度的合作。
所以福特選擇與長安汽車和江鈴汽車的合資很有可能有多重考量,其各自選擇乘用車和商用車,以及后期江鈴福特拓展乘用車業務,實際上顯然是三方商定的結果。

未來的福特汽車會如何,長安、江鈴在乘用車和商用車業務上又會有哪些合作伙伴或開展怎樣的業務,想來都是會經過多方深思熟慮的。
諸多看起來沒有關系的汽車生產制造企業,實際上也是有深度戰略合作和業務捆綁的。
汽車圈的水很深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