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浪潮新聞:
9月30日,山東威海一名小米SU7車主發視頻稱自己的車竟然自動開走。監控畫面顯示,事發時車輛停在一門店門口,車主與一名女子在室內;隨后車輛突然啟動并開走,室內女子發現后隨即驚叫,車主立即趕了出去。所幸車輛沒有造成嚴重后果,但是如果車輛確系自動啟動并開走則車主的恐慌可以想象。
車主事發后聯系了小米汽車客服,客服稱可能是車主誤觸手機導致。
對于客服的回應車主并不認可并發布了現場的全程監控視頻,車主稱車輛啟動時自己沒有操作手機。
目前媒體就此事件聯系小米汽車客服求證但并未獲得回應。
汽車“自己跑了”的事情確實是令人擔憂的,視頻監控確實顯示車輛停在門口的時候并沒有人觸碰;車主也稱自己的手機沒有解鎖且無人靠近;真相究竟是什么呢?其實真相并不難獲取。因為現在的智能汽車都有類似于“黑匣子”的記錄裝置,其可以記錄車輛的啟動、操作、熄火和操作過程中的詳細參數,數據可以詳細到車輛控制方式、加速踏板、剎車踏板和方向盤轉向角度等等。
可以將其理解為“操作日志。”
也就是說只要小米汽車公布該車事發時間的詳細后臺數據,理論上則一定可以判斷車輛究竟是自動啟動后行駛還是誤觸啟動并行駛。


筆者認為即便是誤觸啟動也不夠有說服力。
現在的許多車輛都有遙控駕駛或者自動泊車等功能,但不論是遙控駕駛還是自動泊車系統的激活,至少個人測試過的車輛對應應用在使用相應功能的時候都是要經過多次確認的;比如打開遙控駕駛需要先進入該界面,點擊之后需要確認,確認之后還需要手動滑動屏幕確定方向或控制方向盤轉動角度,在調整轉向角度的時候車輛甚至是不可以移動的。
實事求是的說,實際上并沒有測試過小米汽車的應用和控制方式,對此不能做出評論。
但相信如果“誤觸”造成車輛啟動又行駛的話,車主需要做到的是一次“全面系統性誤觸。”
反之,理論上不能排除系統出現問題的可能性,抑或者是來自第三方的網絡攻擊。

以上可能性均在理論層面存在,現在不可以下定論;但是這起事件一定需要一個準確的結論,如果是車主撒謊則已經對小米汽車的聲譽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后果應當會相當嚴重。如果不是車主的問題則更需要合理的解釋,畢竟小米汽車的銷量表現相當不錯,9月份的銷量超過了4萬輛。
真相究竟是什么只有拭目以待。
期望權威部門介入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