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陳壹
“不用討價還價,沒有套路,奧迪A3限時一口價12.18萬元起”“奧迪A3低配貸款落地15萬元,中配貸款落地16萬元”。進入5月,不少奧迪4S店的銷售在社交媒體上吆喝了起來。
今年前四個月,奧迪A3家族的月銷量分別為4535輛、3758輛、5682輛和4656輛。

在天津某奧迪4S店的宣傳海報上,A3 Sportback降價后的“限時一口價”分別為12.68萬元、14.88萬元和15.88萬元,另有4S店將起售價直接降到了12.18萬元。

對于持幣待購者來說,這價格確實“真香”,但對之前以近20萬價格提車的車主們,心情恐怕只能用“被割韭菜”來形容,就連當初4S店承諾的“限時優(yōu)惠”,此刻都顯得格外諷刺。
值得玩味的是,現(xiàn)款奧迪A3依然只提供燃油版,在新能源(尤其是插混和純電)已成主流的當下,其實是有點格格不入的。

A3這次“骨折”促銷,核心目的非常明確:提升銷量。
當新勢力品牌為搶占市場而降價時,外界通常會解讀為“積極進取”;然而當傳統(tǒng)豪華品牌為保住市場選擇降價時,卻經(jīng)常被看作“日薄西山”的掙扎。
當然了,奧迪A3比較特殊,畢竟它曾經(jīng)是標準的“中產(chǎn)神車”,當初為品牌信仰和社交屬性支付了溢價的那群人,如今眼睜睜看著愛車快速貶值甚至被貼上“韭菜”標簽,情緒確實很容易被激化。

不過對奧迪來說,比銷量下滑更值得擔憂的是反復降價對品牌價值的傷害。
每一次“價格跳水”,都在消費者心中強化“這個牌子不值錢”、“可以再等等看”的印象,奧迪賴以生存的溢價能力正逐步被“價格戰(zhàn)”嚴重削弱。
之前蔚來汽車為什么堅持“不降價”?本質(zhì)上也是在維護高端定位的底線。

可以預見,大幅降價將會是短期內(nèi)奧迪在中國市場求生的第一步,但未來奧迪若僅靠降價續(xù)命,很容易陷入“越降越掉價”的死循環(huán)。想要深度自救,奧迪還需要在其他方面作更多努力。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百年老店”的光環(huán)不再是護身符,消費者也不再只看車標就買單,未來的汽車競爭一定是全方位的價值比拼:比誰的智能系統(tǒng)更聰明、誰的用車體驗更舒心、誰的服務更到位、誰的生態(tài)更完善......單純地堆砌配置,不太能安全笑到最后。
在這場新舊勢力的終極碰撞中,沒人能明確故事走向,但可以肯定的是,當13萬就能開上奧迪A3,消費者用錢包投票的時代已然真正到來了。
知嘹汽車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平臺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