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汽車網消息,7月26日,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上海市正式向多家頭部企業發放了首批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牌照。此前,上海市已發放首批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許可,企業可以上路測試,但不能運營收費。而發放示范運營牌照后,智能網聯汽車在上海就將進入示范運營階段。
其中,小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及賽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成為首批獲牌企業。而上汽智己汽車(聯合享道出行)和上汽友道智途雙雙獲頒上海市新一批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牌照,上汽集團由此成為行業唯一一家獲得乘用車和商用車領域“雙牌照”的企業。
目前,上汽智己Robotaxi累計訂單超過30余萬單,自動駕駛行程高達數百萬公里,涵蓋商務通勤、地鐵接駁、休閑娛樂等眾多服務場景,將L4級自動駕駛體驗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用戶滿意度接近99%;友道智途則帶著全國第一批基于法規的主駕無人智能重卡投入商業化運營,開啟國內商用載貨領域L4級自動駕駛商業運營的先河。
隨著汽車智能化加速發展,智能駕駛已成為產業競爭的重要領域。過去一年,端到端大模型的應用上車,大數據與算法能力的不斷提升,使智能駕駛正在經歷快速迭代與技術突破,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商業化應用加速到來。
按照分類,L0級為駕駛員駕駛;L1—L2級屬于輔助駕駛;L3級則是首個由系統主導的等級,被定義為“有條件自動駕駛”,在某些特定場景或環境下,駕駛員無需緊盯路況,可交給車輛自主完成駕駛任務;L4級為高度自動駕駛;L5級為完全自動駕駛。
在此背景下,智駕安全備受關注。
7月23日,科技部官網發布《駕駛自動化技術研發倫理指引》。作為我國首個專門針對駕駛自動化技術的倫理規范性文件,《指引》立足“安全、公平、透明、可持續”四大維度,為政府部門、產業鏈企業及科研機構劃定了清晰的倫理坐標,也為社會公眾理性認知自動駕駛提供了權威參照。
此次牌照的發放,實現了政策先行與商業閉環,是地方政府對高階自動駕駛技術安全性與可靠性的權威認可,為商業化收費服務掃清了關鍵政策障礙,將推動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我國在全球自動駕駛商業化競賽中又邁出了積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