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小凡
9月15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汽車整車企業供應商賬款支付規范倡議》,東風、上汽、比亞迪、小米等10余家車企先后發表聲明,表示將積極響應協會倡議,并落實60天內支付賬期、貨物驗收不超過3個工作日等條款,共同保障供應鏈穩定,以促進協作共贏的發展生態。

根據《汽車整車企業供應商賬款支付規范倡議》來看,主要是針對訂單確認、交付與驗收、對賬結算、合同期限等環節進行了約束。其中,主要的核心包括:整車企業支付賬期自供應商交貨并通過整車企業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支付的賬期最長不超過60天。同時,對于連續性供貨(2次以上)的非中小企業,可采用一定時間內集中對賬的方式,但賬期也不得超過60天,且集中對賬頻次不少于每月1次。

其實,此前國內汽車市場引起“反內卷”的主要導火索,也是由于國內車企平均賬期高達170天以上,甚至有部分車企更是長達240天,這也就一度讓供應商陷入了漫長的等待。畢竟,有供應商透露,目前普遍要等到交付后6-12個月,才能陸續回款,甚至有一些尾款很難再要到了。

確實,這看似緊張的拖欠鏈條,實則是車企用著供應商的錢去“卷”,將車企的財務成本直接轉移至供應商。所以,之前有不少供應鏈負責人直言:并不對60天賬期的落地抱太高期待。

但是,從目前多家車企的迅速表態來看,大家還是比較積極響應協會的倡議。其中,廣汽集團表示,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來,始終堅定支持相關倡議的貫徹落實,并將堅持“不超過60天供應商賬期”的支付原則,用實際行動來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

而比亞迪也表示,將持續通過技術創新與管理優化的手段,攜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構建比亞迪汽車協作共贏發展生態。就連目前此前很少發文回應的賽力斯,目前也表示將積極響應倡議號召,并呼吁企業加強自律,愿與行業同仁一起維護健康綠色的發展環境,致力于產業生態體系共生共贏。

雖說,目前已經多家車企積極響應支付規范的倡議,但最終能否實際落實,使國內汽車供應鏈迎來“春天”?也值得我們共同關注。畢竟,近年來,國內汽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車企內卷化競爭屢屢突破上限,如果大家不能守住最終的“紅線”,勢必也要加劇國內汽車市場“內卷”的趨勢。而對于賬款支付規范的倡議,能否打贏汽車行業“反內卷”的第一戰?也值得我們共同關注。對此,大家這么看?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討論。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