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售后人員建議定期使用發動機混動模式,不用在意發動機偶爾自動啟動,說如果不定期啟動混動模式會造成發動機異常磨損。

說法對嗎?
有讀者提出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應該給出怎樣的解答呢?正確答案當然是該說法站不住腳。插電混動汽車不需要定期啟動混動模式,而是在需要使用混動模式的時候才應當啟動。否則不就是在浪費燃油、增加排放,以及提高用車成本嘛;用充電樁給汽車充電的最低成本可低至每度電約0.3元,而使用發動機以消耗汽油為代價去發電,一般為一升油發電3.3~3.5kWh。
就算一升油的價格是7元,發電量能達到3.5kWh/1L,一度電的成本也要2元錢!
遠遠超過直接充電的成本,這還沒有算發動機的磨損。

有觀點認為如果不定期啟動發動機的話,機油會全部沉到油底殼里,再次啟動的時候會造成發動機的異常磨損,然而這個觀點也不對。
油底殼是發動機曲軸箱的一部分,機油本就是儲存在曲軸箱里的;也就是說油底殼本就是用于盛機油的容器,機油不沉淀到油底殼里反而奇怪了。而且機油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會流回油底殼,但是許多機械部件和油道里還是會有殘留的機油;在發動機再次啟動的時候,啟動瞬間的機械部件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潤滑的。

并且機油泵不僅會從油底殼里抽出機油,其同時有非常高的壓力,可以在啟動過程中的短暫的幾秒里完成潤滑的建立。所以根本不需要為機油在油底殼里擔心,同時啟動瞬間部分機械部件潤滑不足也不以有多少機油回流油底殼為參考,這一部分的磨損是難以避免的;重點在于想要降低發動機的磨損一定是少啟動發動機和少用發動機,內燃式發動機正常運行過程中也是存在磨損的。
可以說這種發動機是放不壞的,所謂的老化磨損都是用出來的。

還有一種技術叫做“電子機油泵。”
有一些發動機使用的機油泵不是與發動機曲軸連接的,啟動發動機需要先讓曲軸轉動,隨后燃燒做功才能運轉;機油泵會在曲軸運轉的同時加壓并建立潤滑系統,所以存在一個構建潤滑的時間差。而電子機油泵是顧名思義的,是用電動機驅動的,是有控制單元的;也就是說這種機油泵可以在發動機啟動之前提前構建潤滑,于是連這一部分的“冷啟動磨損”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了。
發動機還有什么需要擔心的嗎?

那么機油以及汽油是否會變質呢?
還有一些售后人員會告訴車主需要防止長時間不用發動機導致機油和汽油的變質,這又是騙人的小把戲。
發動機的曲軸箱是相對密封的,同時空間很小;其中沒有多少空間;而機油作為石油蒸餾的產物是不會變質的,除非發生化學反應,而空氣中的氧氣確實會使其發生氧化反應,但曲軸箱里的空氣很少,且空氣中只有20.9%的氧氣。關鍵在于機油是潤滑油,潤滑油除基礎油之外還有各種添加成分,其中就包括抗氧化劑,以及消泡劑、極壓抗磨劑等等。
機油不用擔心,只要里程數不超規定保養里程,實際用上兩三年也沒有關系。

汽油也是石油蒸餾的產物,自然也是不用擔心的。
并且汽車的油箱都是正壓的,簡單來說就是燃油箱里面的壓力超過外部大氣壓的壓力,燃油箱始終處于向外壓氣的狀態。于是即便在加油的時候進入了一些空氣,在汽油揮發之后也會將其通過碳罐系統壓出車外;汽油揮發性非常強,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可讓燃油箱里充滿燃油蒸汽而非空氣。
所以汽油有條件去氧化反應嗎?
答案是肯定的。

總結:
插電混動汽車(含增程車)就是要能用電則不用油,混動模式不過是跑長途的時候用一用,日常用車是不建議使用的。關于其動力電池使用壽命也不需要擔心,雖然其動力電池組容量小導致車輛充電頻率高,使用壽命會偏短;但是此類車輛也有八年的質保期,部分自主品牌還提供電芯(未完全封裝動力電池)的終身質保,不用為換電池的成本擔心。
所以插電混動汽車就是日常當成短續航電動汽車使用,長途當成混動汽車使用的“雙模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