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踩離合還是先放手剎;先踩離合還是先踩剎車
在駕駛手動擋汽車時,應該先踩下離合器掛擋,汽車在起步之前放下汽車的手剎,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自動擋車型還是手動擋車型,手剎都是最后放下。
之所以先掛擋然后再松手剎,主要是因為掛入檔位之后變速箱的動力傳遞路線就會連通,此時扭矩是非常大的,如果剎車沒有踩好的話,可能會突然沖出去,這是非常危險的,汽車的手剎起到了雙重保險的作用。
如果掛入檔位之后不松開汽車的手剎,發動機輸出的所有動力都會被液力變矩器吸收,這會導致液力變矩器溫度急劇上升,時間久了會燒壞液力變矩器。
汽車在停車之前,應該先拉汽車的手剎,然后再將汽車的檔位掛到空擋,因為這樣可以避免損壞汽車的變速箱,同時還可以延長傳動系統的使用周期。
隨著汽車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汽車使用的機械手剎已經逐漸演變成了電子手剎,電子手剎的工作原理和機械手剎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同樣是通過剎車盤與剎車片產生的摩擦力來達到控制停車制動,只不過從之前的拉桿式變成了電子按鈕。
先踩離合還是先踩剎車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絕大部分情況下(速度大于30KM/h),是先踩剎車,后踩離合。
首先,我們要明白離合器工作的原理。離合器是傳動系統中直接與發動機相聯系的部件,它只負責著動力和傳動系統的切斷和結合。如果汽車在高速行駛的狀態,制動前先踩了離合器,這時真空氣管的真空度降低,真空助力器的輔助力大大降低,只依靠剎車片的作用制動,剎車距離反而變長。
正確操作應該是,先松油門,此時汽車的狀態是帶擋滑行,這時踩下剎車制動踏板,讓制動系統和引擎制動的雙向作用減速,當發動機轉速將達到怠速時踏下離合分離發動機防止熄火。如果不踩離合,踩剎車,車輪被迫停止轉動,同時阻力會通過傳動裝置傳遞到發動機,發動機無法克服剎車阻力,就會停止工作,即熄火。
當車速不快時,可以先踩離合再踩剎車。這樣做的好處一是比較平穩,不容易出現慣性滑行的情況,車輛也不會有抖動的情況;二是車子不會熄火。我們要記住一點,只要是踩住離合,車子就不會熄火。所以當我們提前踩下離合時,不用擔心熄火的問題,只需要專心控制剎車踏板就可以了。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問答叫獸)>>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