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能源巨頭密集進軍電動車充電樁產業
近日,國際市場研究機構GTM Research發布的數據報告顯示,傳統石油公司和公用事業公司正在密集進入電動汽車充電站產業鏈。
報告強調,此類投資者關注與基礎設施相關的項目,如電動汽車充電站的建設。總部位于紐約的全球資產管理公司Sanford Bernstein的分析師推測,石油巨頭可能會向該行業注入資本,以跟上燃料市場不斷變化的趨勢。
過去幾年,石油公司和電動汽車公司之間的收購和合作數量穩步增加。最新消息來自荷蘭皇家殼牌集團旗下的殼牌新能源公司。今年1月,殼牌新能源公司收購了電動汽車初創公司Greenlots。在此之前,電氣化設備充電平臺Ample完成了A輪融資,獲得了國際石油品牌的龍頭投資。
“業界認識到這是一個積極的行動。”Plugin America項目總監埃里克·卡希爾說。“很多人可能會帶著有色眼鏡看待這種情況,認為殼牌收購公司的目的可能是為了隱藏技術,但我認為事實并非如此。行業在積極尋求發展,油氣公司意識到電動汽車的發展已經成為行業事實,而不是曇花一現的趨勢。”
還值得注意的是,殼牌通過其未披露的公司New Motion在全歐洲煽動了超過3萬個電動汽車充電中心,其他“石油巨頭”緊隨其后。為了保持領先地位,雪佛龍和埃克森美孚對電動汽車基礎設施進行了大規模投資。2021年,雪佛龍投資充電樁運營初創公司Charge Point,市值已達15億美元。
與此同時,電動汽車充電供應商因充電服務的盈利方式豐富,逐漸成為投資對象。商家可以在充電站提供零售產品,通過銷售常見的“便利店商品”等非燃油產品來盈利。此外,位于商業區的收費中心也可以出售數字廣告位。Vattenfall電動汽車副總裁Tomas Bjornsson表示:“根據分析和研究,大多數電動汽車將在充電站停放4小時或更長時間。
在公用事業方面,業內人士預計,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家庭用電需求將激增。電力公司也可以通過向居民社區提供充電設施安裝服務進入市場。
同樣,隨著眾多傳統能源巨頭的進入,充電站的運營也是對傳統能源企業的挑戰。而且,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普及,大量中小企業開始投資建站,充電站也是百花齊放。2021年,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重心轉向運營。如何提高車站利用率,增加車站收入,更好地運營車站,是運營商最關心的問題。為解決車站運營難題,許多服務型企業應運而生,如眾創科技E-Charging Network打造的充電設施運營管理企業云平臺,有助于優化整個充電基礎設施領域的配置,為新能源產業發展做基礎工作。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S7預計三月初上市 東風本田發力純電
- 2續航最高820km 小米YU7續航曝光 預計售價25萬元以上
- 3新款凱迪拉克CT5將于3月上市 浙賽圈速直逼保時捷
- 4新款沃爾沃XC60官圖發布 搭載更大尺寸的車機中控屏
- 5小米YU7新雙電機四驅版車型曝光 系統綜合功率370千瓦
- 6上汽奧迪A5L申報圖曝光 軸距2922mm 搭載2.0T發動機
- 7樂道L80諜照曝光 猜測售價16萬元起?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亚洲欧美另类激情校园动漫卡通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字在线看 | 亚洲一区精品人人爽人人躁 | 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看v片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不卡 | 一区二区婷婷在线视频 | - 2續航最高820km 小米YU7續航曝光 預計售價25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