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行程是什么意思
活塞行程指的是活塞從一個止點移動到另一個止點的距離。
活塞行程是發動機的重要參數之一。活塞距離曲軸中心最遠的位置叫外止點,活塞距離曲軸中心最近的位置叫內止點,活塞在上下兩個止點間移動的距離就是活塞行程。
活塞行程等于曲軸連桿軸部分旋轉直徑長度,一般用 s 表示,對應一個活塞行程,曲軸旋轉 180°。活塞行程大不僅會增大發動機的總高,還不利于提高發動機的轉速。
在壓縮機中,每兩個活塞行程完成一次循環,每次循環包括膨脹、吸氣、壓縮、排氣四個過程,需要曲軸轉動兩圈即 720°。我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小型活塞式制冷壓縮機系列的活塞行程有 40、55、70、100、140mm 等幾種。活塞行程與氣缸面積的乘積決定氣缸工作容積。
對于內燃機來說,活塞行程 S 與氣缸直徑 D 的比值是決定其設計的基本條件。當完成內燃機的選型后,沖程數、氣缸數確定,根據設計目標確定有效功率和標定轉速,估算平均有效壓力數值,就可確定每一氣缸的工作容積。當每一氣缸工作容積一定時,采用較小的比值有諸多優點,比如可提高內燃機曲軸轉速、降低內燃機高度和寬度、增加曲軸剛度、改善進氣條件等。但采用較小的比值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現代汽車、拖拉機、工程機械內燃機中,值小于 1 或等于 1 的內燃機稱為短行程內燃機。短行程發動機在結構設計上有一定的技術難度,應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比如減輕運動件質量、加強活塞環設計、提高軸瓦與軸承承載能力等。
在制動系統中,制動缸活塞行程是指制動時制動缸活塞所移動的距離,它由緩解狀態下的閘瓦間隙、各傳動杠桿銷接處各圓銷與圓銷孔之間的間隙以及基礎制動裝置各種桿件在制動時產生的彈性變形這三個方面產生,其中閘瓦間隙的變化影響最大。制動缸活塞行程的長短與制動力密切相關。活塞行程過長或過短都會帶來不良影響,比如制動力減小、延長制動距離、抱死車輪、造成車輪踏面擦傷、降低制動效果等。因此,在運用中必須及時對變化了的制動缸活塞行程進行適當調整,使之保持在規定的范圍內。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