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系統是什么?
ABS系統,全稱是防抱死制動系統(Anti-lockBrakeSystem)。它是汽車上的一項主動安全系統,在常規剎車裝置基礎上改進而來。
ABS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在制動過程中,每當電子控制單元(ECU)檢測到車輪趨于抱死時,就向壓力調節器發出降低制動管路壓力的命令,實時監控車輪運動狀態,再根據需要增加或保持壓力,準確調節以控制車輪的滑動率在15%至20%之間。這樣既能防止車輪抱死,保證車輪依然可以轉動,讓駕駛人在車輛遇到障礙物時能安全繞開并保持預定方向行駛,同時使地面制動力在既滾動又滑動的制動過程中達到最大。
而且,當車速超過一定值(一般為5km/Mh或8km/h),ABS才會對制動過程中趨于抱死的車輪進行制動壓力調節。當車速很低時,車輪抱死對制動性和安全性影響小,所以此時ABS不工作。
另外,ABS系統的ECU還有故障自診斷功能,檢測到故障時,ABS警示燈閃亮,同時關閉ABS系統,讓制動功能恢復到傳統制動系統狀態。
ABS系統由車速傳感器、輪速傳感器、減速度傳感器、電子控制單元(ECU)、制動壓力調節器和ABS警示燈等組成。其中,車速傳感器檢測車速,輪速傳感器檢測輪速,減速度傳感器檢測制動時汽車的減速度,制動壓力調節器接受ECU指令調節制動壓力,ABS警告燈在系統故障時報警,ECU接收并處理各種傳感器信號。
ABS系統按技術形式可分為電子式和機械式,按控制通道分為四通式、三通式、二通式和一通式,按控制方式分為單參數控制和雙參數控制。
它具有很多特點,比如保證制動液的運動粘度和吸濕率很重要,裝置不工作時制動液更換等與普通制動相同,電子控制系統零件少所以故障診斷容易,在車速高于7-10千米/小時以上的制動中車輪出現超過標準滑移率時才起作用。
在應用領域,ABS主要用于汽車行業,能在制動過程中自動控制和調節制動力大小,防止車輪抱死,獲得最佳制動效能,消除制動過程中的側滑、跑偏、喪失轉向能力等非穩定狀態,保持制動時的方向穩定性和轉向能力,縮短制動距離。
在發展趨勢上,現代ABS大多數是電子計算機控制,未來可能會有全電制動控制系統BBW。防滑控制系統ASR能防止驅動時車輪打滑,ABS/ASR與ACC集成能提高汽車整體安全行駛性能并降低成本,車輛動力學控制系統VDC能使車輛操縱更穩定,總線技術能實現數據和資源信息實時共享,在ABS中嵌入電子制動力分配裝置EBD能更好提高車輛制動時的方向穩定性。
我國也出臺了一系列關于ABS的標準規范,對其進行規范和要求。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