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車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提車時要注意很多問題。
首先是證件類,購車發票、合格證、車輛一致性證書、機動車登記證書、車輛使用手冊、新車交付確認表、購銷合同等都得拿齊。
車身漆面要在充足陽光下觀察,看有無劃痕、斑點、凹陷、磨損及色差,從不同角度推拉車門看鈑金是否平整、有無修復痕跡。
車輛銘牌在駕駛座車門側或發動機艙內,其信息要和車輛合格證一致。
輪胎生產日期得留意,雖和汽車生產日期不同,但距離提車日期過久就得注意。
發動機艙得清潔,機油不能變質,液面要合格,其他油液像防凍液、制動液等也得檢查。
車廂內不能有明顯異味,內飾不能有傷痕和嚴重污漬。
車輛里程表在 100 公里內正常,超了要問清原因。
車輛基本功能,車窗、空調、中控臺、雨刷、天窗等都得正常。
汽車燈光要車內車外配合檢查,亮度和閃爍頻率得一致。
車輛后備箱里三角架、備胎、隨車工具等要齊全。
可要求 4S 店做剎車、音響、方向等系統的檢測。
車架號要和發票一致,車身不能有大劃痕,可用手機手電筒查看。
隨車工具,像備胎、千斤頂、換輪胎工具、危險警示牌、交通警示服等要齊全。
汽車保養手冊不能缺失,不然首保得自己掏錢。
發票及其他原件必須齊全,交購置稅和上牌都要用。
檢查外觀時,在光線好的地方繞車看有無劃痕、凹坑、掉漆,引擎蓋、后備廂蓋、車門等部位縫隙不能大。
車輛銘牌在副駕駛一側 B 柱或發動機艙內,出廠日期超 3 個月可能是庫存車,排氣量等信息要核對。
玻璃生產日期算法要懂,全車玻璃生產年月應相同。
新輪胎胎壁不能有損傷,胎毛要在,生產時間要早于汽車生產周期,排氣管內側黑漬明顯可能長時間行駛。
內飾要有塑料膜,中控臺、換擋區、門飾板、車頂等不能有刮痕破損,觸控屏、按鍵、后視鏡、車窗、天窗、座椅等要能正常使用和調節,儀表盤左側車架號要和下單車輛一致,里程表一般在 50 公里內。
啟動車輛,點火要短暫順暢,轉速一兩分鐘內回落到正常值,發動機運轉要平穩,不能有抖動、異響。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