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平衡精度等級標準是怎樣的?
動平衡精度等級標準早在1940年就由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了世界公認的ISO1940平衡等級。該標準將動平衡精度分為11級,每級增量為2.5倍,從最高要求的G0.4到最低的G4000 ,單位為G*MM/Kg ,代表著轉子軸線的偏心距離。
根據國際標準ISO1940 - 1,動平衡精度等級分為G等級和Q等級兩種。G等級適用于高速旋轉機械設備,Q等級適用于低速旋轉機械設備。G等級又分為G1.0、G1.6、G2.5、G6.3 ,Q等級分為Q2.5、Q6.3、Q16、Q40 。不同的精度等級對應不同旋轉機械設備及動平衡質量要求。
在實際應用中,不同旋轉機械設備對動平衡精度等級要求不一樣。大型或精密設備如壓縮機、燃氣輪機、機床驅動裝置等,平衡品質等級在G2.5即可。泵、風機、齒輪、機床等通用機械,平衡品質等級普遍在G6.3 。汽車、農機等平衡等級要求相對低些。
動平衡的作用可不小,能提高產品質量、增加使用壽命,還能保障設備投入使用時的安全。比如汽車輪胎,因制造原因質量分布不均,高速旋轉時形成動不平衡狀態,可能導致輪胎行駛抖動、方向盤震動。
好多情況都需要做動平衡。更換輪胎輪轂或補胎后要做;碰撞事故維修或常走顛簸路致平衡塊丟失需做;輪胎異常磨損要做;高速行駛時方向盤抖動得做;新車駕駛3個月后建議做,之后半年或一萬公里做一次,即便沒有上述情況,出于保養目的也建議做。
動平衡機的原理是啟動電機帶動輪胎轉動,由于輪胎中不平衡參數存在,輪胎對壓電傳感器各方向施加的離心力轉化為電信號,計算機系統分析計算出不平衡量大小和參數最小位置,并由顯示系統顯示,最后通過手動或輔助裝置在相應位置添加或去除砝碼達到動平衡目的。
使用動平衡機時,輪胎動平衡的三個主要參數要知曉,即輪胎的總寬度、輪轂的半翹度、輪轂內緣到動平衡機中間的距離 ,要在動平衡機上準確輸入這些參數。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