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轎車駕駛如何避免疲勞駕駛
小轎車駕駛避免疲勞駕駛,從座椅調節、合理休息到各種提神方法,有不少要點。
座椅調節很關鍵。座椅高低要調好,以能清楚看到車輛四周、對前方道路有良好視野為準,頭部與車頂距離1拳到1.5拳較合適,想舒服些可把座椅高度調低,降低重心減少路面振動感。靠背盡量調直,能更好支撐腰部,過度傾斜雖舒服但影響注意力和安全帶保護效果。前后距離調節要保證右腳能把剎車/油門踏板一踩到底,同時膝蓋保持一定彎曲,既保障駕駛安全,又能讓血液流通,避免腿酸和緊急剎車時膝蓋受傷。頭枕要調到和頭部平齊,調節好會聽到“咔嗒”聲,日常駕駛有依托,事故時能緩沖頸部沖擊力。方向盤調節遵循“九點、三點原則”和“十二點原則”,“九點、三點原則”確保能掌控轉向,“十二點原則”防止手臂完全伸直無法承受碰撞緩沖。
在預防疲勞駕駛的“小妙招”方面也有不少辦法。困了就睡會兒,安全至上,別硬撐。還能吃些能提神的東西,像口香糖、薄荷糖、巧克力等。利用車內空調調低溫度,若車內溫度高會加重睡意。打開音響,放節奏輕快的音樂且聲音大些來清醒頭腦。車上有人就聊聊天,但別太投入要注意路況。準備風油精、薄荷油等,犯困時在太陽穴和腦門上抹一點。
從時間安排和身體調節來講,要避開高危駕駛時間段,凌晨和下午3點到4點易犯困,盡量別在這時段駕駛。調節視覺中心,別老盯著公路中心線。停車間歇讓身體動起來,能下車就下車活動,不方便下車就在停靠服務站時扭扭脖子、抖抖肩膀。開車半小時前喝杯咖啡或茶刺激大腦。駕駛前用冷水洗臉刺激交感神經。另外,開車前一天要保證充足睡眠,別熬夜。注意勞逸結合,白天連續駕駛不超4小時,之后停車休息至少20分鐘。科學安排行車時間,盡量避免夜間尤其是凌晨開車,白天避開午后時段。長途駕車找搭檔輪流駕駛。避免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開車時可小幅度調整坐姿和深呼吸。
做到這些,就能更好地在小轎車駕駛中避免疲勞駕駛啦。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