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速尾翼的設計難點在哪里
2025-04-05 11:13:24
作者:整理于互聯網
失速尾翼設計難在多方面。
常規型尾翼,主翼與水平尾翼在同一水平線時,水平尾翼舵面易受主翼氣流干擾,設計得避免兩翼處于同一水平線,這樣能減少干擾,提高效率。
T型尾翼對機身尾部結構材料強度要求高,要在不增加機尾重量的情況下滿足強度需求,這對材料選擇和設計要求嚴格,得找到高強度且輕質的材料,精心設計結構,才能保證機身尾部既堅固又不會過重影響飛行性能。
十字型尾翼沒有端板效應,垂尾面積增大,方向舵和升降舵轉動可能受影響,設計時要平衡垂尾面積和操縱性能,找到合適的垂尾尺寸和布局,讓飛機操縱靈活。
V型尾翼在特殊高要求飛行中,制作精準度和調試方法至關重要,制作工藝上差一點、調試不準確,都可能影響飛行安全和性能,所以制作和調試得嚴格把控。
雙尾撐式布局結構重量大、阻力大,操作系統復雜,敏捷度降低,設計時需優化結構布局,比如采用新型材料減輕重量,設計更合理的外形減少阻力,簡化操作系統提高操作便捷性。
單立尾隱身性能差,雙立尾之間以及與其他翼面相互作用復雜,還多一套操縱機構,增加重量和復雜性,設計時要綜合考慮隱身性能和操縱性能,合理規劃各翼面位置和操縱機構,兼顧隱身與操縱。
在F1賽車領域,邁凱輪的失速尾翼,車手要用膝蓋或肘部關閉氣流孔改變管道氣流壓力實現尾翼失速,這對車手操作和系統穩定性要求高,要讓車手能輕松準確操作,系統穩定可靠不出故障。
法拉利的失速尾翼設計在引擎蓋背鰭上,系統尚不成熟,需要不斷改進優化。
奔馳的失速尾翼氣流入口在駕駛艙兩側,直道上減阻作用有限,也需進一步優化,找到更好的設計方案提高減阻效果。
總之,失速尾翼設計得綜合考量這些因素,克服重重難點,才能達到理想狀態。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
-
1當智駕遭遇“死亡2秒”:小米SU7事故暴露了哪些行業缺陷?
- 2虧電油耗低至6.68L GL8陸尚相關信息公布
- 3吉利銀河3月銷量突破9萬輛 同比增程290%
- 4一汽豐田一季度累計銷量172,461臺 同比增長9.6%
- 5全新智己L6將于4月18日發布及預售 全系800V/激光雷達/四輪轉向
- 6比亞迪夏推限時購車政策 補貼后20.78萬元起
女同女同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一区二区久久 | 中文字字幕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 亚洲日本精品国产一区vr | - 2虧電油耗低至6.68L GL8陸尚相關信息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