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高速行駛時胎壓應設置為多少
汽車高速行駛時,胎壓一般設置在 220 - 260Kpa 左右較為合適。因為高速行駛中輪胎與地面摩擦加劇,溫度升高會使氣體膨脹,出發前胎壓若過高,行駛一段時間后可能超出安全范圍,增加爆胎風險。而保持在這個區間,從安全上能讓輪胎與地面接觸良好,提供穩定抓地力;從性能上能讓輪胎變形合理,減少能量損耗,確保汽車在高速行駛時安全又高效 。
不過,這一合適范圍并非絕對固定,還會受多種因素影響。
不同季節對胎壓設置有著不同要求。夏天跑高速,氣溫較高,輪胎內氣體更容易膨脹,所以在正常胎壓范圍內取偏低的胎壓值較為合適,通常 2.3 - 2.5BAR 之間比較好,冷車狀態下胎壓基本上在 2.4 左右。這是因為高溫下胎壓過高,輪胎承受的壓力過大,爆胎風險增加。而冬天跑高速,氣溫較低,輪胎內氣體收縮,冷車胎壓在 2.4 左右也可以,2.35 至 2.4bar 是高速公路行車時輪胎理想的正常胎壓范圍。在氣溫較低且道路狀況較好的早晚時分或初秋時節,可把胎壓調低至約 2.3bar;高溫炎熱的盛夏時節,應適量提升胎壓至 2.4bar 或稍高 。
承載人數的不同也會影響胎壓設置。汽車輪胎有個最佳胎壓值 2.3bar 能滿足絕大多數載重量需求。當車輛滿載時,輪胎承受的壓力增大,此時胎壓可在 2.3 - 2.4 之間,以保證輪胎有足夠的支撐力,維持車輛行駛的穩定性。
輪胎品牌型號不同,對胎壓的要求也存在差異。不同的輪胎在設計、材質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合適的胎壓也不盡相同。比如某些高性能輪胎,可能需要更高的胎壓來發揮其最佳性能;而一些注重舒適性的輪胎,合適的胎壓范圍可能相對較低。所以,在設置胎壓時,可參考輪胎廠商的建議。
總之,汽車高速行駛時的胎壓設置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來考量。不能僅僅局限于某個固定數值,每次跑高速前都應根據季節、承載人數、輪胎品牌型號等實際情況合理調整胎壓,這樣才能保障行車安全,讓汽車在高速上行駛得更加順暢,同時延長輪胎使用壽命,降低油耗。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