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選擇哪種機油標號?
選擇機油標號,需綜合車型、季節、駕駛習慣、行車里程等多方面因素考量。機油標號中的“W”前數字代表低溫流動性,數字越小越適合寒冷地區,像北方可選 0W,南方 5W 即可;“W”后數字表示高溫運動粘度,數值越大越粘,對發動機保護越好。不同車型適用標號有別,新車多推薦 0W - 20 或 5W - 30 等。總之,合適的標號能為發動機提供良好保護。
從季節方面來看,冬季氣溫較低,需要機油有更好的低溫流動性,以便在冷啟動時能迅速到達發動機各個部件,減少磨損。冬季用油有多種,如0W、5W等,數字越小低溫流動性越好。所以在北方寒冷地區,冬季選擇0W的機油更為合適;而在南方,冬季相對溫和,5W的機油基本就能滿足需求。夏季氣溫較高,機油會變稀,此時就需要考慮高溫運動粘度。夏季用油像20、30等,數字越大粘度越大,適用的最高氣溫也就越高。當然,現在也有很多冬夏通用油,比如5W20等,這種機油冬用部分數字越小、夏季部分數字越大,適用的氣溫范圍就越大,能為車輛在不同季節提供較為穩定的潤滑和保護。
駕駛習慣也是影響機油標號選擇的重要因素。如果你駕駛風格比較激烈,經常大腳油門、急剎車,或者車輛經常處于堵車走走停停的狀態,又或者經常跑高速,發動機在這些情況下承受的負荷較大,那么選擇高粘度標號的機油會更合適,它能在高溫高壓下更好地保持油膜厚度,為發動機提供可靠的保護。相反,若你駕駛比較溫柔,日常主要在市區穩定行駛,發動機的工作狀態相對平穩,選擇低粘度標號的機油就可以,低粘度機油能減少發動機內部部件之間的摩擦,提高燃油經濟性。
行車里程對機油標號的選擇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一般來說,里程數較小的新車,發動機內部部件的磨損較小,間隙也比較均勻,此時選擇黏度稍低的機油,能讓發動機運轉得更加順暢。而當車輛行駛里程較大時,發動機內部經過長時間的運轉,部件之間的磨損會逐漸增大,間隙也會有所變大,這種情況下發動機就需要黏度稍大的機油來保證密封性和潤滑效果,從而減少磨損,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不同車系在機油標號的選擇上也有各自的特點。美系車發動機的精密部件間隙相對較小,5W30的機油比較適合;德系車由于常常采用渦輪增壓技術,發動機內部的壓力和溫度較高,部件間隙相對較大,所以大眾和奧迪常用5W - 40的機油,寶馬多傾向于0W - 40,奔馳新車一般使用5W - 30,大功率車型則以5W - 40為主。
另外,在機油的質量等級方面,之前多用SN級,現在新車很多都采用SP級。在API等級中,汽油發動機用油從SA到SN按字母順序排列,字母越往后質量等級越高。還有ACEA等級,這是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標準,轎車用油標準有A1/B1、A3/B3、A3/B4、A5/B5等,相對API標準更為嚴格。
值得注意的是,要確定自己車子適用的機油標號,可查看原廠手冊,這是最準確可靠的方法;也可以查看加機油的蓋子,上面可能會有相關標注;如果覺得麻煩,還可以詢問汽車銷售,或者在同款車主群里交流了解。而且機油標號不要經常更換,尤其是粘度等級不要比手冊要求的低,否則可能會影響發動機的正常運轉和壽命。不過在一些特定情況下,比如車子老舊、出現輕微燒機油現象,或者發動機磨損比較大時,可以考慮使用更高粘度的機油來改善狀況。
總之,選擇機油標號并非簡單之事,要全面綜合車型、季節、駕駛習慣、行車里程等多種因素,同時參考原廠手冊等權威信息,才能為愛車挑選到最合適的機油標號,讓發動機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延長車輛的使用壽命。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