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變氣門正時
可變氣門正時是一種應用于汽車活塞式發動機的技術,通過調節發動機凸輪相位,改變氣門開啟和關閉時間,使進氣量隨發動機轉速變化,實現最佳燃燒效率,提升燃油經濟性。在發動機不同轉速與工況下,固定氣門正時無法滿足需求,可變氣門正時技術便應運而生。不同車企的該項技術名稱各異,但原理相近,目的都是讓發動機進排氣更理想,使發動機“呼吸”更順暢。
可變氣門正時系統主要由電磁閥(OCV)和可變凸輪軸相位調節器(VCT)構成。其工作過程巧妙而精密,在發動機運轉時,曲軸帶動凸輪軸旋轉,氣門開啟和關閉動作與曲軸旋轉角度形成特定對應關系。然而,當發動機轉速改變,氣體流動狀態也隨之改變,固定的氣門正時就顯得力不從心。此時,可變氣門正時系統發揮作用,通過油壓裝置等一系列控制機構,能夠根據發動機的實時工況,精準地調整氣門的開啟和關閉時間。
比如說,在發動機轉速增加時,為了讓更多新鮮空氣及時進入氣缸,進氣門會盡早打開,以提高進氣效率;而在不同的負荷狀態下,排氣門的關閉時間也會相應調整,確保燃燒后的廢氣能夠充分排出,為下一次燃燒做好準備。
可變氣門正時技術有著諸多優勢。它能讓發動機在各種工況下都能獲得良好的性能表現,既保證了低速時的高扭矩輸出,讓車輛起步和低速行駛更加有力;又能在高速時實現高功率輸出,滿足車輛高速行駛的動力需求。同時,通過優化進排氣過程,使燃油與空氣更充分混合燃燒,大大提高了燃燒效率,降低了燃油消耗,減少尾氣排放,對環境保護也有著積極意義。
從技術發展歷程來看,早在80年代,諸多汽車企業就開始對可變氣門正時技術展開研究。1989年,本田首次發布VTEC技術,開啟了可變氣門正時技術大規模應用的序幕。此后,豐田推出VVT - i技術,由ECU協調控制,實現了對氣門正時更精準的調節;保時捷的Variocam技術、現代的DVVT技術等也各有特色,不斷推動著這項技術的發展與完善。
可變氣門正時技術作為現代汽車發動機的核心技術之一,以其巧妙的設計和卓越的性能,改變了發動機的進排氣方式,讓發動機在不同工況下都能高效運轉。它不僅提升了車輛的動力性能和燃油經濟性,還在環保方面做出了貢獻。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相信可變氣門正時技術還會持續創新,為汽車行業帶來更多的驚喜與變革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