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機油
區分機油可以從基礎油類型、粘度等級、性能等級、品質性能、適用發動機等多方面入手。基礎油有礦物油、合成油和半合成油之分;粘度等級含單級與多級;性能等級有 API 和 ACEA 等。按品質性能可分為全合成、半合成和礦物質機油;按發動機則分柴油機油和汽油機油。不同類型的機油特性不同,適用車輛和工況也有差異,只有了解這些,才能為愛車選到合適的機油 。
從基礎油類型來看,礦物油是從原油中提煉而來,成本較低,但其性能相對有限,比較粘稠,適合半年行駛里程在5000公里內、排放要求低的幾萬元微型、小型和經濟型車,通常每5000公里或6個月就需更換 。
半合成油是在礦物油的基礎上經過進一步加工調制而成,性能優于礦物油,價格適中,適用范圍較為廣泛,一些家用轎車都可以使用。
全合成油則是通過化學合成的方式制造,具有極佳的性能,比如良好的低溫流動性和高溫穩定性,能為發動機提供更好的保護,適合高性能車輛以及對機油品質要求較高的車型,更換周期也相對較長。
再說說粘度等級。“W”代表冬季,W前數字越小,說明低溫流動性越好,耐寒能力越強;W后數字越大,表明機油在高溫下的粘度越高,耐高溫能力越強。比如5W-30的機油,5表示低溫性能良好,在低溫環境下能快速到達發動機各個部件;30則說明在高溫時能保持合適的粘度,保障發動機正常運轉。
性能等級方面,API等級是美國石油協會制定的標準,常見的有SN、SM等,等級越靠后,性能越好,對發動機的保護越全面。ACEA是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制定的標準,更注重歐洲車型的使用需求。
按適用發動機區分也很關鍵,柴油發動機和汽油發動機的工作原理不同,對機油的要求也有差異。柴油機油需要具備更好的抗磨損、抗氧化和抗腐蝕性能,以適應柴油發動機較高的壓縮比和工作壓力;汽油機油則側重于清潔性能和抗爆性能等。
總之,區分機油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只有深入了解這些區分方法,才能精準地為車輛挑選出適配的機油,讓發動機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延長車輛使用壽命。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