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后視鏡判斷車距
要通過后視鏡準確判斷車距,需先將后視鏡調至最佳視野位置,再根據不同后視鏡中后車的位置、大小等情況來判斷。后視鏡的正確調節是精準判斷車距的前提,中央、左、右后視鏡各有其最佳調節方式。在此基礎上,依據后車在后視鏡中的呈現,如車身位置、所占比例等,能估算出車距遠近,從而為安全駕駛、合理變道等提供依據。
中央后視鏡的調節,要讓地平線位于鏡面中央,同時將右側耳朵的映像調整到鏡面左側邊緣 。如此設置,能為駕駛者提供后方較為全面的視野。當通過中央后視鏡觀察后車時,若后車的進氣格柵完全被遮蔽,此時兩車車距大約為3米,這種情況下如果車速較高,就需要加速或者變道;要是能完全遮蔽住后車的前保險杠,車距大概是8米,車速快時同樣要考慮加速或變線;當能看到后車輪胎下緣,車距約23米 ,此時以25公里/小時左右的速度行駛較為安全。
左后視鏡的調節,要使車身占據鏡面約四分之一,左前門把手處于鏡面右下角,地平線大致位于鏡面中央,讓天空與地面各占一半。在左后視鏡中,若后車車身進入虛線左側的危險區域,車距在5米以內,此時不宜轉向;若車身左側貼近安全區與危險區的邊界,變道時要提高警惕并打轉向燈;后車處于安全區中央,車距在15 - 20米左右,可正常轉向;若在中央靠右位置,車距較大,也能正常轉向。
右后視鏡調節時,讓車身占據鏡面約四分之一,右前門把手在鏡面左下角,地面占比略多于天空,約為2:1 ,以減少盲區。右后視鏡多為凸面鏡,影像會縮小,實際距離比視覺上更近,所以要更謹慎。當后車占一半區域且車身一半被看到,車距較近,不能并道;占一半區域能看到整臺車,車距約10米,車速慢時可打燈轉向;占三分之一區域能看到整臺車,車距約15米可轉向;占四分之一區域能看到整臺車,車距約24米可轉向。
總之,通過后視鏡判斷車距是一項需要不斷練習和積累經驗的技能。駕駛者要牢記不同后視鏡的調節方法以及對應的車距判斷方式,在實際駕駛中靈活運用,多觀察、多留意,為行車安全保駕護航。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