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新車要檢查哪些地方
買新車要檢查外觀、發動機銘牌、內飾、底盤、機油、輪胎等多處地方,并進行上路測試。外觀需查看是否平整、顏色是否一致;發動機銘牌能判斷是否為庫存車;內飾要確保功能正常、無損壞異味;底盤不能有生銹、托底或液體滲漏;機油應較透明;輪胎正常無損且胎毛可見;上路測試關注發動機聲音、油門和剎車反應。如此全面檢查,才能確保新車質量可靠。
外觀檢查需細致入微。繞車一周,目光要像細密的篩網,不放過任何一處瑕疵。仔細查看車身是否有劃痕、凹陷,車漆有無不均勻的現象。哪怕是極其細微的瑕疵,在日后使用中都可能成為心頭的遺憾。每一處縫隙的寬窄也要留意,均勻的縫隙體現著車輛的裝配工藝水平。
發動機銘牌是判斷車輛“年齡”的關鍵。國產車超過三個月,進口車超過半年的生產日期,都要引起重視。久遠的生產日期背后,車輛或許有著不為人知的經歷,比如作為試駕車被頻繁使用,或者長期放置成為展車。此時,果斷要求換車是應有的權利。
內飾空間是日常駕乘的“親密伙伴”。逐一測試各項功能,從車窗的升降到座椅的調節,從音響的播放到空調的制冷制熱,確保它們都能正常工作。同時,認真檢查內飾是否有損壞,比如座椅是否有劃破的痕跡,塑料件有無開裂。還要留意車內是否有刺鼻異味,嚴重的異味可能意味著內飾材料存在質量問題。
底盤狀況關乎行車安全。將車升起,仔細觀察底盤。生銹的痕跡、托底造成的損傷以及液體滲漏,都像是底盤發出的危險信號。一旦發現,必須堅決要求更換車輛,絕不能讓安全隱患從一開始就埋下。
機油的狀態反映著發動機的初始情況。剛提的新車,機油尺應干凈透明,倘若機油變黑或者有雜質,這可不是個好兆頭,說明發動機可能已經經歷過一些不尋常的運轉。
輪胎作為與地面直接接觸的部件,其狀態至關重要。正常無損且胎毛可見,是新車輪胎應有的模樣。要是路況良好但胎毛磨損嚴重,就得懷疑車輛是否有過不當使用。
最后,上路測試是全面了解車輛性能的重要環節。聽發動機聲音是否平穩順暢,感受油門和剎車的反應是否靈敏及時。任何異常都可能是車輛潛在問題的表現。
買新車時對這些關鍵地方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是對自己權益的有力保障,讓我們能開著質量可靠的愛車,安心踏上每一段旅程。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