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迎報廢高峰 僅5家回收企業合規
2018-09-07 17:14:10
作者:曾惠君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9月5日,工信部發布了第一批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條件”)的企業名單,包括華友鈷、豪鵬科技、格林美、邦普循環科技、光華科技五家企業。
今年將迎來第一個動力電池報廢高峰
2013年起,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高速發展期,在隨后幾年進入井噴式增長階段。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199萬輛。因此,按照新能源車電池5~8年的使用年限、企業質保期限、車輛使用工況等因素計算,我國在2018年正迎來第一個動力電池大規模退役階段。
回收體系尚未正式建立
根據中國電池聯盟數據,預計2018年理論退役動力電池為5.14GWh,到2023年理論退役動力電池將達到48.09Gwh。但從目前來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尚未建立,真正符合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暫時只有5家,明顯還足以支撐龐大的回收需求。
在這樣的行業環境下,國家七部委在今年3月聯合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并已于今年8月1日正式施行,強調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與電池生產企業、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綜合利用企業等共同形成廢舊動力蓄電池規范的回收渠道。
電池回收行業成為風口
據悉,三元鋰電池中鎳、鈷、錳等金屬總含量高達47%,合理拆解后具有較高的回收再利用價值,因此動力電池回收領域有望成為下一個風口,而此次公布的首批合規企業都已經逐漸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其中華友鈷上半年凈利潤超15億,同比增加123.38%。(文:太平洋汽車網 曾惠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