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VIDA朗逸領銜!“海派汽車”創新模式車市原創
當中國轎車眾多自主品牌、自主開發的車型還在或是模仿、拼湊;或是買進海外設計的階段,以上汽集團為代表的“海派汽車”作為一種把海內外汽車文化、汽車技術吃透弄懂,融會貫通的獨特中國轎車創新模式已經日臻成熟。
短短十天里,上汽集團連續三款新車上市:上海大眾朗逸、榮威550、名爵3SW。三款車的共同亮點,是全都深深地打著“海派汽車”自主創新的烙印。在時下低迷的車市中,讓人眼前一亮。

“朗逸”為何如此流暢
上海大眾朗逸,是上海大眾完全自主開發的第一款車型。曾在今年北京國際車展大獲好評。其外形和內飾設計的最大特點在于流暢、和諧、一氣呵成。既不是大眾某個車型的改頭換面,更不是多個外國車型成功局部的大拼盤。整體設計中看、耐看、優美而實用。前幾天在杭州西湖環湖開了一把朗逸,發現同樣的流暢也貫穿在朗逸的技術和配置之中。操控的準確,6速Tiptronic手自一體變速箱反應的靈敏,激光焊接底盤的扎實與安全,繼承了大眾產品對技術的執著追求和上汽對于中國市場特定需求和使用條件的精準把握,整體水平在同級別的日系車之上。
1997年,上海大眾投資30多億元,在中國汽車合資企業中建立了第一個技術研發中心和當時國內唯一的專業轎車試車場。在上海大眾研發中心,朗逸早在2004年開始市場調研,2005年立項開發。我曾兩度采訪了當時秘而不宣的開發進程,發現開發團隊中絕大多數都是在德國大眾經過培訓實習的中國年輕科技人員。
20多年的合資,上海大眾的開發團隊已經真正吃透大眾汽車先進的技術和開發體系,如同一位書法家,通過多年苦練,終于把名家碑帖的精髓了然于胸,達到融會貫通,自成一家的境界。這正是朗逸和任何一款從國外設計公司買進的車型設計的根本不同之處。也是朗逸從設計到性能如此流暢的關鍵所在。
記得曾經和大眾中國CEO范安德交流大眾在中國兩個伙伴的差異化定位,我們談到一汽大眾側重造原汁原味的大眾車;上海大眾則側重針對中國本土市場研發新車型。我當時專門提及“海派汽車”,我說,戈恩曾經放話日產在中國合資生產,中方對于品牌的貢獻度幾乎為零。而在上海大眾,上汽對于大眾品牌的貢獻卻是舉足輕重。一個外國人很難了解近百年來,上海工業品在中國市場的豐厚文化積淀和口碑。
百年“海派汽車”的印記
“海派”一詞緣于清末畫家任伯年、吳昌碩的“海上畫派”。他們是中國文人畫向市場轉化的鼻祖。其后“海派”擴大成為上海本土文化的概括。這一文化的DNA也深植在上海的工業產品中,并且歷經百年,不斷發揚光大。
上海,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中國轎車百年史。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就曾是遠東轎車保有量最多的都市,有“萬國汽車博覽會”之稱,雖有殖民文化之嫌,也留下開放、時尚、追求品質高端的汽車基因。
1958年,上海的鳳凰轎車又是中國人自主開發的第一代轎車,并且改稱上海牌后一直不間斷地生產到80年代,是當時生產量保有量最大的國產轎車,不折不扣地在20多年里擔當了中國公務車的主流車型。
上海大眾1985年成立,又是中國最早一代汽車合資企業。其最大的貢獻,就是 “不搞瓜菜代”,每一個國產化的零部件都要通過德國大眾的認證,經過一場“血與火”的錘煉,使中國汽車標準體系跨越了30年。并且在技術質量、生產工藝、管理人才、零部件等方面為中國轎車業的騰飛打下基礎,讓所有的后來者都獲益非淺。
90年代末,上海通用的建立,又帶來當代汽車市場化操作的全套模式:網絡、品牌、公關、服務、二手車,從單純的制造進而形成價值鏈的體系競爭力。
百年歷史沉淀造就了上海汽車的“海派”內涵:開放、市場化;精細、品質上乘;兼收并蓄,善作中西橋梁。“海派汽車”文化是一種建立在深厚底蘊上的廣博與自信。
這種風格的包容性讓合資企業、自主品牌在上海都能獲得一種市場化的生長沃土;同時頑強的本土化風格也給哪怕最強的合作伙伴打上“海派”印記。無論上海大眾還是上海通用,都是中國汽車業中外雙方溝通得最好的企業,也是雙方話語權最接近平等的汽車合資企業。沒有“七斗八斗”,也沒有話語權向外方“一邊倒”的尷尬。
“全時數字車”和“IN系跨界車”的沖勁
在博采合資伙伴所長的基礎上,上汽集團建立了自己的自主品牌:榮威,還有上南合作帶來的名爵。兩個自主品牌雖然年輕,沖勁卻不可小視。
說到榮威,2004年底,上汽投入6700萬英鎊,從英國羅孚公司手里買下羅孚75、25型轎車及發動機技術。上汽到手的只是軟件--制造技術和工藝的文件包,并沒有搬回一件生產設備。而在上汽手里,短短兩年之后,憑著這些輸入計算機的程序,竟然活脫脫還原、甚至本土化地提升為一款新車--榮威750,打造出一個中高檔自主品牌--榮威。不要說這種事放在20年前的中國汽車工業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就是放在眼下,又有多少企業能夠作到?這就是“海派汽車”今天所達到的高度。
剛剛上市的榮威550,因其擁有Dual-Bus智能行車管家系統、數字儀表、多媒體交互系統、數字個性升級模塊、職能一鍵啟動五大亮點,而被稱為“全時數字轎車”。加上2708毫米的超長軸距,SCS六位一體主動安全控制系統、賽車級四輪獨立懸掛,尤其充滿現代感的前臉設計,在自主品牌轎車中獨樹一幟。
通過上南合作,進入上汽體系的南汽名爵經過今年年初的 “百日整合”、“流程再造”,已經融入上汽的產品開發制造體系。作為一款強調“英系”傳統的自主品牌,名爵在7系中高級轎車、TF中置發動機跑車之后,新近又推出了面向“80后”的“IN系跨界車”MG 3SW,這款車不僅有豐富均衡的轎車功能,也有征服道路,追求速度的駕馭樂趣。
腳下有功夫
今年,正值中國轎車誕生50年。日前采訪一汽的元老李剛,才知道第一輛紅旗轎車就裝著他們開發的V8大功率發動機,當時這一技術只有美國和蘇聯掌握。可見中國汽車業大可不必妄自菲薄!
汽車產品的競爭,說到底是品牌背后汽車文化的競爭。中國汽車銷售的冠亞軍近年來一直被上海大眾、上海通用囊括。難道僅僅出于偶然?或者是大眾、通用的功勞?我常想,通用當年進入中國,把沈陽作為第一個落腳點,結果陪了個“底兒掉”。如果不是后來在上海另起爐灶尋求合作伙伴,通用能否有今天在中國的輝煌?“海派汽車”的生命力和整合創新能力就在于此。
無論引進合資,還是創立本土自主品牌,其根本的目的都是要逐步按照國際規范,形成中國汽車業的自主開發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一是要經過長期刻苦的學習,二是要有自己的文化底蘊,腳下有功夫。
認同、吃透、消化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再注入精細、高質地、流暢典雅的海派基因,使上汽形成了中國汽車自主開發、自主品牌中的一個成功而領先的創新模式。從一種文化現象到一種現實的自主開發能力形成,海派汽車“”火候“到了。
-
1
速騰
13.99-17.2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秦PLUS
7.98-17.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卡羅拉
11.68-15.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軒逸
7.99-17.4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寶來
11.29-14.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高爾夫
12.99-15.8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思域
12.99-17.7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榮威D6
9.98-13.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新帝豪
6.89-14.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凌渡
15.09-19.5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經銷商報價:
- 7.999-15.19萬
- 官方指導價:
- 7.999-15.19萬
- 分 期 購 車:
- 暢享超低利息>>
- 獲取底價 試駕 置換 貸款購車
澶т紬灝嗕笂甯傦細 ID.7 S
澶т紬鏂拌濺錛?/span> 楂樺皵澶獹TI 涓庝紬06 ID.7 VIZZION
澶т紬鐑棬杞﹀瀷錛?/span> 鏈楅?2023嬈?鏂伴攼 1.5L 鑷姩鏂伴哥増 鏈楅?2023嬈?鏂伴攼 1.5L 鑷姩鏂版効鐗? 鏈楅?2023嬈?1.5L 鑷姩寰楅哥増



原創視頻
05:06
6.98的朗逸賣瘋了
原創視頻
10:04
朗逸新銳與軒逸的價值之爭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