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悅長期測試月度總結第三回原創
【本月行駛里程:2200km | 累計行駛里程:7202km】
我們的賓悅已經使用了超過3個月,在這次的月結里,我打算主講賓悅的動力。雖然這在車評里已經說過,但通過我很長一段時間、各種環境的深度駕駛,我想是時候對賓悅的動力作一個總體和全面的深度評價。
動力強韌均勻
賓悅這臺2.0L發動機,盡管廠方沒有直說,但我還是很相信它是來自瑞鷹2.0的。它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排量真的不說明什么,匹配才是最重要。2.0L排量用在賓悅這樣的體積上,聽起來不怎么樣,但它的實際感受是令我印象深刻的。
賓悅這套2.0L手排,在1、2擋起步之初提速并不出色,因為它的峰值動力并不大;但在行進中以3、4擋游走,它就顯得非常從容,動力隨傳隨到。這是因為發動機的出力范圍非常平均,從1000轉到4000轉幾乎都有著差不多的勁頭。
賓悅的1、2擋用了頗大的齒比,所以起步后轉速很容易快速爬升,不過速度增長卻不快。它在低速下的強韌力量有點像越野車,斜坡起步非常輕松,我每天都要在公司地庫的斜坡上半途起步(因為那有一個進出卡),幾乎從來都用不著手剎輔助。讓我感受更深的是,遇上堵車以20km/h左右蠕行時,如果使用2擋、不加半離合,只靠油門一踩一放控制車速,賓悅會顯得非常躁動,像騎馬那樣一頓一頓的,我不得不趕緊掛回3擋,才能讓車子平順地行駛,可見其低轉動力之強。這車用2擋起步很輕松,我甚至確信它可以用3擋順利起步(只要輔以一點半離合的技巧),不過絕大部分時間我都堅持使用1擋起步,因為那樣最不傷車。
兩點厲害之處
經過一段時間的細心覺察,我總結出賓悅這套動力系統有兩點最厲害:第一,它可以用高擋位很低速地行駛,例如4擋慢到20km/h左右時,轉速已低于1000轉,但此時車子不會明顯發抖,自然也不會熄火;第二,它在很低的轉速下也有足夠動力提速,例如上述例子中,4擋800轉下只要輕輕加油,車子也能從容地再加起速度,重回主車流中。換言之,開賓悅,你在速度慢下來時不用急著踩離合;低速起動時也不用經常使出半離合這些“老師父式”動作。我太太考了駕照七八年從未開過手擋車,她對手擋車有抵觸,但她坐賓悅時我給她示范了一次全程4擋從公司開回家里(除了停紅燈以外),她對賓悅的動力寬容程度也大為驚嘆。看著我不用換擋,只需踩油門和剎車就輕輕松松地隨車流前行,甚至上立交橋的盤旋車道也不用換擋,她說“看來就像開自動擋一樣啊!”我說呵呵,知道賓悅的厲害了吧。
要做到這種“一個擋位走天涯”的駕駛,需要兩點來支持:一要有足夠強的低轉速扭矩,二要發動機中高轉運轉夠完善。賓悅這兩點都做到了,第一點就是我上段所說的;而第二點,我必須稱贊賓悅的發動機暢順性是讓我喜出望外的。早在初期磨合階段,我們已經發現開著它上路很容易不知不覺地高過3000轉,違反磨合原則;現在磨合期過了,對轉速不再那么在意,有時一不小心就會上了4千甚至5千轉,因為此時的發動機聲音和震動都和2千轉時沒什么不同。因此,就算你故意懶得換擋,只用一個擋位從1千多轉加速到4千多轉,也是可以的,發動機不會向你發出抗議。江淮的自主發動機有這樣的完善性(包括隔音水準),我覺得實在很可喜。
適合新手
當然,“一個擋位走天涯”不是一種值得提倡的開車方式,但一款車能夠這樣子開,就說明它一定很容易開,而且適合新手開——偶爾用上不適當的擋位也不會丟人出丑。為了驗證這一點,我找來一個“新手”試開賓悅——我老爸大人。他開了十多年手擋車,但最近三年都開自動擋,所以已經把開手擋車的方法忘得差不多了。我讓他開賓悅,他一上來很容易就掌握了油離的配合,起步沒熄火,加速沒發抖,但他一路上老是忘記要升擋,好多次坐在助手席的我看到轉速已經快到紅區了,他還在侃侃而談,根本沒想到去升擋。同樣有幾次車速慢下來,他也忘了要踩離合,等到車快停定時真的“扛不住”而抖起來,他才想到要踩離合。這一要怪賓悅的發動機高轉太安靜,二要怪它的動力輸出太平均。要知道,像老爸這種老一輩司機,大多都是“聽聲音、憑感覺”換擋的,沒有看轉速表的習慣,賓悅安靜的高轉聲和均勻的動力輸出就完全能把他們“蒙蔽”住。所以回過頭來說,雖然新手開賓悅不會尷尬出丑,可以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但這樣的車,不利于新手養成一套良好、正統的駕駛習慣。
別說新手,就我這樣的“老手”也被賓悅慣壞了。開了它一段時間,我就重拾了中國老百姓開手擋車的一個“陋習”——總是用偏高的擋位行車。起步后不到1、2百米,便早早的升到最高擋,有時覺得這樣的頻繁換擋動作有點像個出租車司機,右手甚至都一直放在擋桿上都不用離開,很快的連升幾擋后,就進入到一種慵懶的狀態,不用再去動那根擋桿。行進中,只要車速和擋位的對應不是離了譜,我都懶得去換擋。比方說在高速上只要不低于60km/h,我就永遠放在5擋,哪怕要發力超車也不用降4擋,不論是2000轉或是4000轉,油門的響應性都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