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諾骨牌”效應鋼材漲價汽車受壓
鐵礦石價格上漲引發新一輪的鋼鐵價格的上漲。我們昨日獲悉,寶鋼第二季度的鋼材提價的消息,或刺激整個鋼鐵市場新一輪集體漲價。據悉,1月份鋼鐵價格已經上漲了10%,再漲5%才能消化鐵礦石價格上漲的成本。而上周,國內鋼價繼續爆發式上漲。建筑鋼材、中厚板、冷熱板卷等主要鋼品的噸鋼漲幅都在400元以上。
鋼材的漲價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家電、汽車、建筑等行業已經不堪重負。
寶鋼再次領漲鋼鐵
在鐵礦石談判中,鋼鐵巨頭—寶鋼代表中國鋼鐵企業“出戰”,但最終中國還必須接受進口鐵礦石漲價65%的現實,漲價后不久的2月22日,寶鋼營銷中心于召開會議討論二季度鋼材定價問題,熱軋鋼材出廠基準價格將上調500元/噸以上。
廣鋼集團有關人士告訴我們:“寶鋼這些大鋼鐵企業,都是季度定價,寶鋼向來是風向標,它一漲將刺激全行業定價,我們是小鋼鐵企業,采取的是隨行就市的做法,市場漲我們就漲,但現在是肯定要漲了,鐵礦石漲得太多,這是一個硬成本支撐。”
廣鋼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林靈證實,整個鋼鐵市場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已經上漲了一輪。我們獲悉,以建筑鋼材為例,2月中上旬,漲幅在200元/噸左右。據報道,自18日以來,短短一周之內,國內已有57家鋼廠上調鋼材出廠價格,部分鋼廠甚至一周三調。而業內人士預計,預計寶鋼的調價將繼續引起市場相關反應,新一輪的調價將在所難免。而漲價則勢必引發建筑、家電、汽車等下游產業的成本增加。
據國內知名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提供的最新市場分析,在剛過去的一周內,國內鋼價繼續爆發式上漲。建筑鋼材、中厚板、冷熱板卷等主要鋼品的噸鋼漲幅都在400元以上。據不完全統計,在春節假期之后,國內共有126家螺紋鋼生產企業上調了出廠價格,廣鋼、韶鋼、永鋼等許多鋼廠上調了2-3次出廠價格。另有105家線材生產企業上調了出廠價格,水鋼、萍鋼等鋼廠也數次上調出廠價格。
鋼價還要集體漲5%?
業內對于鋼材漲價的說法,主要來自成本的支撐。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張曉剛在2008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理會上表示,2008年鋼鐵生產成本上升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2007年鐵礦石、煤焦電運價格逐月上漲,延伸到2008年將造成翹尾的影響。同時,2008年還將有較多影響成本上升的新因素,包括原燃料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實行礦產資源稅征收新辦法,并取消原來減免40%的規定;征收新的環境保護費用;實施《勞動合同法》,實行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企業人工成本上升;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帶來企業資金周轉偏緊和三項費用增加等等。
但是上海德邦證券的分析師李曉紅博士則認為,“1月份鋼鐵價格已經上漲了10%,再漲5%就可以消化鐵礦石價格上漲的成本了。”但是因為歐洲和日本的鋼鐵價格也在漲,這種漲勢是在所難免。他介紹,按照目前這種態勢,大的鋼鐵企業可以在消化鐵礦石價格上漲之后利潤還會增加,比如寶鋼,通過漲價消化鐵礦石價格上漲成本,而新增的數百萬產能將帶來巨大利潤,但是小鋼鐵企業則很難說。
上周主要鋼材漲幅
品種 地區 漲幅(元/噸)
建筑鋼材 上海、杭州、長沙、南昌 400左右
中厚板 上海、杭州、濟南、合肥 450以上
冷熱板卷 上海、南京、青島、南昌 500以上
漲價的“幕后推手”
●鐵礦石、煤焦電運漲價
●原燃料價格上漲
●礦產資源稅征收新辦法,取消原減免40%規定
●征收新的環境保護費
●新《勞動合同法》
●從緊貨幣政策帶來企業資金周轉偏緊和三項費用增加
鋼材漲價
1、其他因素:
●《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將推行
●能效標識制度推廣
家電漲價
2、其他因素:
●石油價破101美元,塑料制品漲價
●新土地使用稅政策
●新國Ⅳ排放標準實施
汽車漲價
冰箱洗衣機
部分品牌漲價5%
鐵礦石基準價上升65%的消息,讓冰箱、洗衣機等白家電漲價變得更加水到渠成。日前,我國最大的白電制造商海爾宣布,擬將旗下白電產品價格提高5%。此前,西門子也已將旗下包括冰洗、廚電等全品類產品價格上調5%。這兩大白電巨頭相互輝映,為我國白電產品今年價格“上行”定下基調。
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上周一傳出消息,國際鐵礦石基準價格將在2007年基礎上上漲65%,并將從4月1日起持續一年。雖然國內鋼鐵企業是否接受國外鋼廠的談判價格還沒有最后確認,但今年鋼價上升已是不爭的事實。
按照上述價格計算,中國鋼鐵企業今年成本將上升100多億美元,其中,家電原材料重要原材料之一的冷軋鋼板預計今年會有20%左右的漲幅。
據我們了解,冰箱、洗衣機的箱體,空調室外機以及空調、冰箱壓縮機等都大量使用鋼材,鋼材成本占空調總成本的10%以上,因此它們受到的壓力一定會比黑電產品(彩電、音響等)多得多。而且與黑電相比,冰箱、洗衣機產業技術更新慢,導致產品更新換代速度較慢,靠技術創新、升級帶來的利潤空間并不大。
“家電價格肯定會隨著上游原材料的價格上漲而‘水漲船高’”,包括海信科龍、美的、松下、等在內的國內外白電品牌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但與海爾與西門子的高調相比,他們不愿意透露詳細的下一步價格策略。
唯一懸念是漲幅
“因為擔心消費者不能接受漲價,現階段他們更多的將是觀望”,家電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表示,但這并不表示,廠商通過提高內部效率就能消化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
以格蘭仕為例,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后,格蘭仕員工平均工資漲幅可能提高到25%~28%,而往年工資增幅一般在15%~18%。中國家電協會副理事長劉福中表示,《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規定,由生產者承擔廢舊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費用也增加了生產者的成本。同時,中國能效標識制度也將從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產品擴展到小家電領域。行業節能門檻的提高,必然伴隨產品成本的增加。
“白電產品漲價已成定局,關鍵就看漲幅了”,劉步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