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年營業額破千億歐元 文德恩叫板豐田
豐田超越通用的歷史會被繼續改寫嗎?文德恩正試圖成為這段歷史的終結者。控制大眾剛滿14個月的文德恩,正在醞釀一個2018年全球爭霸計劃——2018年時轎車產銷達1000萬輛,達到8%的資本盈利率,成為全球盈利第一的汽車公司。
德國當地時間3月12日晚,大眾年會招待酒會上,文德恩面對中國記者的逼問,不假思索地回應“大眾未來的競爭對手只有豐田”,在這之前他僅僅在內部表達過類似的言論。
文德恩此言顯然是有備而來。酒會結束12個小時后,大眾汽車董事會在狼堡總部宣布了大眾2007年度財務報告——全球銷售達到620萬輛,年增長7.8%,年營業收入突破1089億歐元,稅后利潤41.2億歐元。文德恩在發言中用“創造歷史的一年”來評價大眾2007財年的表現,并在答記者問時再次表明了挑戰豐田的立場,“大眾已經做好充分準備,為成為全球第一而努力。”
許多歐洲經濟分析師們都認為,隨著美國三大汽車廠商財務整體下滑,全球汽車業的競爭態勢,正在向大眾和豐田的競爭靠攏。文德恩叫板豐田的舉動,很可能會導演成一場爭奪未來全球主導權的戰爭。
但是這些人士也謹慎地表示,大眾與豐田的較量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役,雖然文德恩一年來管理業績斐然,但是現在下判斷還為時過早。
豐田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豐田公司2007年共生產949.7754萬輛汽車,同比增長5.3%。豐田汽車預估的2007財年(截止到2008年3月底)營業收入將上漲6.5%,達到25.5萬億日元(約合1692億歐元)。300萬輛產量和600億歐元營業額的差距,顯然不是一個小小數目。
投資者的反應間接證實了這一心態:由于業績預期提前釋放,大眾公布年報當天,大眾汽車在法蘭克福交易所的股價報收于155.39歐元,較前一交易日跌0.14%。
要和豐田打一場北美戰役
2007年財報顯示“德國本土市場下滑4.8%”,這沒有影響文德恩當天的心情,他的興趣點是如何重回北美市場。
豐田去年能夠超越通用成為全球第一,除了占據日本市場絕對份額外,美國每年400萬輛的銷量給其拉上了另一道保險閘。而大眾正是缺少這么一個金礦,2007大眾在北美只賣了12.4萬輛車,僅占2%的市場份額,排名大眾海外市場倒數第一。
大眾目前全球銷量落后豐田300多萬輛,僅北美市場就落后近400萬輛,這也是為什么大眾部分放棄北美市場后,文德恩堅決要重返北美市場的真正原因。
為了顯示自己扎根北美的決心,大眾今年夏天將在美國建廠,一期年產能為10萬-15萬輛,主要生產A、B級車。“在美國市場的配套,目前主要會利用匯率優勢來采購。”大眾負責采購的董事桑斯強調。
面對臺下幾百位來自全球的記者,文德恩毫不避諱談如何抗衡豐田,“柴油版PASSAT將主攻北美市場,我們會參照凱美瑞的價格來定價PASSAT。”目前大眾的柴油渦輪增壓發動機,百公里油耗平均在4—5升之間,豐田車的燃油經濟性優勢客觀上已經不復存在。
“北美要增加網絡建設,把大眾、奧迪品牌推到前面去!”文德恩特意強調,和豐田競爭要先從客戶滿意度入手。“之前德國車故障滿意度不如日本車,今年大眾在這方面超過了豐田。”
除了柴油車,小型車是文德恩未來抗衡豐田的另一主要措施,大眾計劃從2011年開始實行“小型車家族”計劃。
大眾年報發布會當天,文德恩特意蹲在大眾新開發的一款小型車車“Upi”旁讓記者拍照。這款搭載1.2L排量Ati發動機的小車,功率與1.6排量發動機相當,但是油耗下降了20%-15%。在這之前大眾從來沒有開發過A0級車型,文德恩如此親情upi,顯然有推銷大眾小型車概念的因素。
保時捷-大眾聯盟在即
文德恩這時喊出“挑戰豐田”,一點不用感到奇怪。因為保時捷即將完成控股大眾——3月初保時捷已經宣布將斥資150億美元,收購德國聯邦政府手中的股份,計劃把保時捷擁有大眾的股份從先前的31%提高到50%。
如果保時捷收購大眾成功,保時捷-大眾聯盟的收益將等于大眾的一倍,屆時文德恩將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2007年10月23日歐盟法庭已經裁決<大眾法>無效,掌控在政府手中的股份必須出售。這一裁決為保時捷控制大眾掃清了障礙。因為<大眾法>中有一條:不管下薩克森州政府股份多少,對大眾董事會決策都擁有一票否決權。保時捷一直想廢除這一條款。
目前阻撓保時捷增持大眾進程的主要是,保時捷在董事會章程、勞資待遇等細節上與下薩克森州政府和大眾監事會還存在分歧。但是文德恩一直是保時捷收購大眾的積極支持者。
大眾監事會主席斐迪南·皮耶希身后的皮耶希家族掌控著保時捷公司,斐迪南·皮耶希本人一度曾是保時捷和大眾董事會成員。由于大眾汽車集團董事會部分成員對斐迪南·皮耶希的雙重身份提出異議,2006年1月皮耶希調任大眾監事會主席后,文德恩因為業績出色,從奧迪董事會主席提升為大眾董事會主席。皮耶希和文德恩一直是很好的搭檔。
但是文德恩支持保時捷收購大眾,很大程度上是看重保時捷的資本運營能力,這恰恰是大眾目前的軟肋。據大眾負責財務控制的董事Poetsch介紹,“大眾品牌資本回報率目前是2.6%,還比較低,大眾轎車希望以后逐年增加,2018年達到21%。”
而作為全球最賺錢的汽車制造商,保時捷上一財年(2006年8月-2007年7月)僅售出97515輛車,但是凈利潤達42.42億歐元(約合62億美元),稅前利潤為58.6億歐元,其中36億歐元(合52億美元)來自于股票期權交易,保時捷從衍生品交易中獲得的利潤是汽車銷售的3倍。
去年保時捷通過在大眾汽車持有的31%股權中的重估賺得5.21億歐元,從大眾汽車利潤中分得了7.02億歐元。按此計算,保時捷加大眾的賬面凈利潤將達到83.6億歐元。扣除雙方的關聯收益,實際凈利潤也將突破70億歐元。雖然仍落后豐田預計的2007財年凈利潤1.7萬億日元(約合112.8億歐元)40億歐元,但是保時捷-大眾足以成為利潤規模全球第二的汽車集團。
文德恩的財務考量
從文德恩內心來說,大眾加保時捷的結果還不僅僅等于二。文德恩更看重保時捷的資本運營能力,對推動大眾2018年戰略實施的作用。
大眾2007年度62億歐元的營業利潤是2006年度的3倍,這個數字對于大眾10年后完成產能1000萬輛,盈利率8%的目標,依然是杯水車薪,況且大眾目前背負著高達150億歐元的養老金負擔。
為了降低工資成本,2006年大眾通過與工會談判,在不裁員的條件下把每周60小時工作制降為每周工作35小時,直接促使大眾2007財年的工資成本下降5億歐元。但是這個數字被今年的貨幣再保險支出抵消了。
Poetsch透露,貨幣再保險對大眾集團有5億歐元的影響,“到2012年大眾的貨幣再保險比例會比較高,以后會逐年降低。”
由于市場銷售業績提高,大眾去年運營成本增加了1.7%。為了應對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大眾這幾年還在混合動力、電動車、生物燃料上處處出擊。現在正是大眾花錢的時候。
由于資金鏈并不能十分充裕,大眾在近三年內實物投資率一直比較低。2007年實物投資只占年投資總額的2.5%。“實物投資長期來看比例不高,有些廠開工不足,我們未來的目標是6%,投入主體主要是中國、印度和北美市場。”Poetsch認為,大眾未來一半以上的投資會在歐洲以外的市場。
大眾全球格局裂變
作為未來投資的主體,大眾未來三年將在中國追加24億歐元(約合250億人民幣)的投資,其中70%用于引進新產品平臺,5億歐元投入研發,剩余資金用于擴大產能。
文德恩清楚,美國市場差距太大,短期內難以形成足夠與豐田抗衡的規模,作為列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場,中國仍然是目前大眾可以切實依賴的增量市場。
去年大眾旗下的大眾、奧迪和斯柯達品牌一共在中國銷售了91萬輛,銷量增長28%,創四年來增長新高。而在大眾14個細分市場中,17.8%的中國市場占有率僅位列中游。
“形勢比我們預計的要樂觀!”大眾(中國)總裁范安德在13日的午餐會上明確告訴記者。按照大眾中國早前制訂的計劃,大眾汽車原本要到2009年才能達到年銷售100萬輛的規模,目前范安德已經把100萬輛的銷售計劃提前到了2008年實施。
近年來德國市場在不斷萎縮,100萬輛的銷售量將使中國超越德國市場,成為大眾全球最大的市場。為了完成這個數據,大眾旗下最低端的品牌“西亞特”正在抓緊對中國市場的考察。有市場人士預測,大眾會利用西亞特的性價比優勢,來彌補奧迪、大眾品牌在中國的價格劣勢。
“大眾會很好利用本地化和產品優勢,我們正在開發一款柴油發動機,并說服中國政府放寬柴油政策。”范安德用這樣的回答,應付記者對細節的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