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原材料漲價 國產微車價格或將率先微漲
近幾年,價格戰是車市的主旋律,然而從去年開始,車價將出現拐點的說法一度盛行。當成本壓力的逐漸上升,汽車價格的止跌回穩甚至上升也成為一種大概率事件。而處于汽車行業最下端、利潤最微薄的微車行業,則可能將首當其沖。
奇瑞已經逐漸走向國內微車“老大”的位置
原材料價格瘋漲
乘聯會近期的統計數據顯示,從今年開始,由于進口鐵礦石漲價65%-71%,國內鋼鐵產品集體漲價,每噸鋼價平均上漲500元以上。長安汽車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長安今年從寶鋼采購的鋼材均價,從每噸6410元上漲為7210元;從武鋼采購的鋼材價格,從每噸6116元上漲為6916元;攀鋼2月份也上漲了汽車板價格……汽車板漲價幅度達每噸800元。據介紹,僅僅由于鋼材漲價,預計長安汽車集團今年將增加采購成本1億元人民幣,單車成本將增加數百元。
與此同時,通脹壓力給汽車廠家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嚴峻。除鋼材之外,塑料、橡膠等材料的上漲帶來配套件成本持續增加的壓力,運輸物流成本也呈現持續上漲之態……因此,今年每輛車的成本增加1500-3000元以上將不足為奇。
最早吃不消的是商用車汽車企業,由于用鋼成本最多所受壓力最大而不得已最先掀起了漲價潮。“接下來將是微車行業接過漲價的大旗,將在價格上向上微調。”資深分析人士指出。
盡管包括長安在內多數微車企業都表示“不會考慮將漲價的壓力轉移給消費者,企業將通過優化采購平臺,以及采取各種措施降低成本,緩解鋼材漲價帶來的壓力。”但是,一旦成本壓力超過企業所控范圍,漲價仍將成為無法替代的唯一辦法。
國Ⅲ產品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汽車行業2008年全面實施國Ⅲ排放,全國實施可能要推遲到今年7月1日。由于國Ⅱ排放的車型比國Ⅲ車型要便宜不少,因此7月1日之前,整個微車市場呈現國Ⅱ與國Ⅲ兩種汽車產品同時熱銷的局面。
而伴隨5月的來臨,國Ⅱ與國Ⅲ產品同時唱主角的市場局面將開始逐漸改觀。國內某主要微車企業表示,“5月份將進入國Ⅱ車型的最后銷售期,制造成本稍高的國Ⅲ車型將逐步成為市場主流,所以微車市場平均價格將比以前上漲。”國Ⅲ車型的制造及相關技術支持也成為微車成本上升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由此可見,迫于原材料等成本上漲的巨大壓力和國Ⅲ產品制造成本的提升,5月微車價格上漲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是目前不少微車企業都不敢貿然提“漲價”二字。只不過伴隨成本壓力,企業內部的降本能力無法緩解之后,漲價已成必然原理 。
相關新聞:
海馬鄭州基地推新車 自主微車沖擊市場
消費需求變局 微車走大型化路線初現端倪
2008“泡沫”年 微車徘徊/豪車/SUV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