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大漲16% 把消費者當溫水中的青蛙?
19日晚10時,國家發改委正式宣布自20日起,每噸汽油、柴油的價格將分別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這是個非常令人驚訝的消息,因為就在10天前,國家發改委的高官還曾高調地宣示,暫緩成品油價格改革有利于穩定社會經濟,當時甚至有傳聞說原來的油價將持續到奧運會之后。可就在10天之后,決策者的態度突變,而最近幾年來幅度最大的一次成品油漲價也突然到來。
其實關于本次成品油漲價的最終方案,是國家發改委在所召開的一次特別會議確定的,而在翻動的價格牌背后,兩大集團不停的“奏本”起到了關鍵作用。從6月20日起,原價5.34元/升的93號汽油上漲了0.86元成為6.2元/升,其上漲幅度達到了16.1%;而原價5.68元/升的97號汽油,上漲了0.92元成為6.6元/升,其上漲幅度達到了16.2%。對于這樣的成品油上漲幅度,民間的反應是漲得有點過猛。
可是中石化方面的發言人聲稱:對于他們的集團而言,此次上調油價只能說是暫時減緩虧損。中石化煉一噸油虧5000元左右,1000元的提價幅度解決不了實質問題。“更何況,油價上調之后,國家對集團的補貼就會減少,我們還是一樣虧損”。也就是說,本次看似幅度較大的成品油提價,只不過是成品油上漲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并不意味著成品油的上漲已經告一個段落了。
其實對于廣大的乘用車消費者,特別是對于廣大的私家車消費者而言,其中的大部份人在剛剛享受到了有車一族的快活之后,就對這單邊上揚的油價,對于最近愈演愈烈的排隊加油現象早有感悟了。同時亦知道了既然要擁有自己的車輛,那么對于這日益升高之油價的承受能力,也就將如溫水中的青蛙,隨著持續上升的水溫看能忍受到哪個時候。就在6月19日下午,成品油價格將要調整的消息不脛而走。晚間10時,調價消息正式宣布。北京和全國眾多地區的各加油站的門前,搶在調價前加油的私家車和出租車已經排起了長龍,可是眾多的加油站亦是早已關門以對,宣告無油可加。
6月20日,國家發改委官員說:“在國際油價連續沖高的情況下,8個月時間已經比較長了,油價該調了”。財政部官員表示,成品油價格上調,財政部給兩大石油集團的補貼會減少,但幅度要根據下一步總量和價格走勢來決定。這位官員說,很多人覺得石油石化虧損多少財政就要補貼多少,其實不是那么回事,很多機構,尤其石油石化方面的經常把煉化環節虧損的數據拿過來讓我們補貼,這是不可能的。據透露,一季度財政部對兩大集團補貼大約為100多億元。盡管折合每升將近1元的調價幅度已經不小,但中石化方面的發言人認為這樣的幅度在當前的情況下依然是屬于小步微調。據其預測,油價在年內依然存在繼續上調的可能。
遠的不說了,自從06年3月26日以來,成品油的官方價格已經進行過了五次調整,而且調整的幅度也在一次次地加大,這次16%左右的油價上漲幅度,對于眾多的私家車用戶將會是有點小震撼的,對于許多正要買車的人來說也是會有點抑制作用的。可是不知有關方面是否作過相應的預測分析:對于眾多的、最有典型意義的中國私家車消費力量來說,這成品油的價格上漲到什么樣價位時,譬如說每升/8元、或者說每升/9元時,會對乘用車市場的整個消費造成極大的沖擊,或者說是極大的抑制?
也即是說,對于眾多想擁有和使用自己的車輛,可是又對用車的成本只能承受到某個限度的人來說,在油價到達哪個點之前可以默默地當著溫水青蛙,而在油價到達哪個點之后將變得不可忍受?這樣的問題也許為時尚早,也許當今賣車的人,用車的人也罷也都還不愿正視,但是隨著這國內成品油價格的步步走高,這并不是一個很遙遠的事情。只愿新能源汽車能夠早點露個面,最好是迅速市場化,以讓眾多的愛車之人留住自己的夢。因為對于已經上手了私家車的人來說,如果說又因為用車成本的原因,不得不失去這份方便和快感,那么不諦是一種非常為之傷感和難以接受的事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