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審視 人無近憂 必有遠慮
縱觀近幾年本田在中國市場的拓展情況,客觀地說,取得的成績還是很可觀的。正是這個成績,讓當年一個小規模的企業快速成長為目前市場上舉足輕重的角色。因為整體銷售業績很好,所以本田開始打大肆地進行著擴軍備戰,2004年僅廣州本田一家產量就達到20萬輛以上,在2007年我國乘用車產量達到500萬輛的時候,本田欲搶占乘用車市場的1/10以上的份額。
但是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本田能否一如既往地保持常勝?能否如期地完成既定任務?對于這些問題,我們不去預測,但是本田公司目前在一帆風順地情況下,也卻有不少憂患之處,這些憂患目前呈隱性,被繁榮的表象所掩蓋著,一旦暴發出來,本田一樣會被排山倒海似的風浪所沖擊。
1、價格體系的缺陷。
目前本田在華的各款產品中,除了MPV和SUV外,轎車領域只有飛度和雅閣,這兩款車不足以形成一個體系,9萬元以下、12至20萬元和30萬元以上都沒有相應的產品出臺,這樣形成的斷裂帶不能讓企業形成真正強勁的競爭力。
所以本田準備明年引進思域,同時高檔車里程也列入了生產計劃。思域欲彌補12-20萬元的空白,而里程想到30萬元以上的高檔車市場搶占領地。不過目前伊蘭特和凱越風頭很強勁,豐田花冠也降低了價格,這給明年才上市的思域設置了重重障礙。
北京現代不久前進行了擴能,明年在思域下線之前估計能夠將目前11萬元的產品繼續往下調整,而通用也會相應地跟風降價,據說思域售價將15萬元左右,這樣將會與上述產品形成5萬元左右的差距,這個差距占車價1/3,應該非常可觀。里程是本田的高端產品,如果進入中國市場,其能否取勝的關鍵在于價格。
不久前豐田皇冠將最低款的價位維系在32萬元左右,這將會給本田公司列出一道難題,如果高于此售價,那皇冠占盡性價比優勢,何況還有凱迪拉克、奧迪等老虎靜靜守候著。如果低于該價格,又將與自身產品雅閣3.0發生沖突,讓這款本來奄奄一息的車型徹底斷氣。所以里程前景不容樂觀。
2、兩個企業的尷尬。
本田為了能夠更快拓展中國市場,所以先后合資組建了廣州本田和東風本田兩家公司進行整車制造,這樣的作法在短期內不會有沖突,但是隨著市場的發展和企業的壯大,彼此間的矛盾必然日益顯現。目前東風本田與廣本并線銷售就是這個矛盾的苗頭,而隨著本田產能的擴大,最終的不利因素將會全面向弱者傾斜。
因為兩個企業的起步點不同,所以發展速度很不均衡,廣州本田通過快速成長,可以率先將產品成本降下來,于是產品價格隨之下降。東風本田在此方面卻要遲緩得多,其產品價格呈相對剛性、試想,假如明年雅閣再進行一次降價調整,20萬元的車型調整為16-18萬元,那你是選擇雅閣還是選擇東風本田生產的15萬元的思域?答案不言而喻!
3、競爭對手的威脅。
從某個角度來說,本田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成績,得益于他們始終拿出自己的最新產品來投入市場的。正是這樣的國際同步,才得到了消費者長期的認可。這一點上,本田比很多合資企業要明智。但是這個道理現在已經被大家所意識,現在連大眾也開始慷慨起來,把最新的六檔變速器投放到最新的途安上。在車市的競爭中,本田依靠的是有力度的實招獲得中盤的勝利,而如豐田、大眾等公司卻一直在用虛招進行抵擋,未曾真正發力。
如同你已經將華山劍法用盡,我的獨孤九劍尚未出招。作為綜合實力和品牌都勝過本田的豐田公司,今年年初上市的皇冠和年底下線的豐田佳美,這兩記老拳如果價格位置準確,必將給本田帶來不小的傷害。
4、質量下滑的苗頭。
對于這個觀點,筆者引用美國最權威的汽車評級機構J.D.Power發布了2005北美新車質量報告部分內容作為本文的結束語:報告顯示在質量排名中,本田品牌下降達8位之多,排名從2004年的第4名下降到了今年的第12名。在故障率排名中,本田汽車每百輛車的問題數量(PP100)高達112, 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相比2004年增加了13(PP100)。而目前本田公司在北美銷售的主要車型為本田雅閣系列,而這一車型也是該公司在中國市場的主打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