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車展]PCauto專訪全球研發CEO韋伯博士
2008北京車展PCauto最新報道:
主持人:首先感謝韋伯博士接受太平洋汽車網的專訪。此次奔馳在北京車展發布了GLK系列,據說此次亮相是全球首發,請問奔馳為什么將GLK的首發選在中國呢?
韋 伯:中國對于奔馳來說是重要的市場,并且在未來將變得更加重要。中國的SUV車市場近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GLK作為一款尺寸較小的SUV,擁有同樣超凡的越野行駛適應性,并且提供了完美的公路行駛性能,我想這些特性也是非常符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的。
主持人:您認為在中國市場上哪些車型將是GLK的直接競爭對手?GLK有哪些自己的優勢?
韋 伯:首先它的設計風格非常獨特、非常年輕化,類似一款酷跑。GLK級清晰的車身布局和良好的全方位可見度以及更高的座椅位置相結合,不僅提升了日常實用性,使其在繁忙的城市交通之中也能夠輕松應對,4MATIC全時四輪驅動系統與最新電子控制系統相結合,使得GLK在本來與越野性互為矛盾的舒適性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兩者間取得了完美的平衡。奔馳GLK級的推出將為緊湊型SUV細分市場樹立新的標準。
主持人:據說S350這次也將配備四驅裝置,請問為何要將這一四驅裝置下延到相對低端的型號上呢?這是否會縮小S級個車型之間的檔次差別呢?
韋 伯:S級是奔馳相當成功的一款車型,在中國也是如此。當然,S級的價格也不是所有消費者都能夠承受的,確實有一部分消費者是因為價格的問題轉向了其他的品牌。我們此次在配置略低的S350上配備四驅裝置,也是為了讓消費者可以通過購買價格較低的S350時也能夠享受到和頂級S車型相當的駕駛感受。從我們的統計中我們也確信了,S級的消費者對于四驅裝置的需求是呈上升趨勢的。
主持人:全新奔馳S350四驅車型強勢登陸,打破了以往奔馳S級中只有S500一款四驅車的局面,有些媒體分析這是奔馳欲和寶馬搶奪操控性桂冠的一大舉措,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韋 伯:作為奔馳的旗艦車型,S級轎車以開創性的設計理念和創新性安全技術的應用,包括PRO-SAFE全方位安全概念、最新紅外技術的夜視輔助系統、大量高科技和可再生材料的運用以及全球首款獲得環保證書的轎車等,不僅為汽車工業樹立了新的標準,同時也一直深受中國消費者的青睞。
主持人:于上月15號國產的全新一代梅賽德斯-奔馳C級正式面市,奔馳公司對其在銷量上有怎樣的期待呢?今后從整體戰略角度出發,奔馳是會全力推廣C級轎車以期打開銷量上局面,還是繼續保持現在穩扎穩打的風格,繼續以高端車型的推廣為主?
韋 伯:在中國我們是按部就班地推出我們的車型的,從E級開始,現在我們又生產了C級。07年我們在中國的銷售成績取得了突破,同比增長45%,C級在中國推出之后也受到了廣泛的歡迎,訂單不斷,預計它的增長幅度將超過45%。
奔馳是一個全球性的企業,我們在幾乎所有的細分市場都有競爭力很強的車型,所以未來我們希望在所有級別上奔馳都能獲得更大的成功,我們也將會在所有的級別上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主持人:奔馳新C級相比老C級的車身尺寸長寬高增加了40-50毫米不等,這對新C級的操控性是否有消極影響?奧迪A4和寶馬3系在國內推出了帶有其高性能版本特征的升級車型A4 S-line 、325豪華運動版,奔馳新C級是否也考慮過在國內推出類似的產品?
韋 伯:這當然是不會的。車身的加長也是出于尊重消費者本身的意愿,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在車身加長的過程中,我們采用了更先進的技術,更高效的材料,AGILITY CONTROL智能敏捷操控系統、新一代PRE-SAFE®預防性安全系統等都會給駕駛者帶來更強的信心。
奔馳一向致力于帶給消費者最完美的駕駛感,奔馳有專門的高性能車型訂制部門AMG,消費者如果不滿足普通車型的速度感,可以選擇購買我們AMG的車型,相信一定會享受到完全不一樣的駕駛的暢快感。
主持人:上世紀90年代奔馳就開始了燃料電池的研發,目前我們也可以實際體驗到了奔馳“Citaro”燃料電池客車。請問以燃料電池為動力源的轎車實現起來還有哪些困難?您對未來汽 車能源有怎樣的展望?
韋 伯:奔馳是全球性企業,當然在綠色能源方面也有自己的考慮。如果你參觀我們的展臺就會看到,我們有一個“走向未來之路”的模型,它指出了奔馳走向零排放分“四步走”的計劃2008年,奔馳帶來全世界最清潔的柴油技術;2009年,排放將可以降低25%;到2010年,奔馳零排放移動將成為現實。“真藍解決方案”體現了奔馳作為汽車企業界的領袖廠商的使命感。要達到零排放,只有電動和燃料電池。此次我們也有一款F-CELL的零排放B級車在展示,最高時速可達170km/h,零到百公里加速時間為11.4秒,并且非常接近了量產。完整的純藍解決方案,將不僅僅包括汽車技術,還涵蓋了節能生產線、零件再回收等整體環保概念。這個概念計劃在2010年得到實現。
目前在北京我們的市民也可以直接體驗到奔馳的燃料電池客車,對于燃料電池車來說,我們還希望通過和政府的合作,加緊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加氫站的建設等等。
主持人: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
韋 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