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9月20日深夜,G60杭金衢高速金華方向蕭山服務區入口附近的監控拍攝到驚險一幕;一名司機一手握住方向盤、一手握住車門,推著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緩慢前行。事發時為深夜,司機視線普遍不夠理想,而司機又在高速公路上推車,這一幕讓高速交警捏了一把汗,隨即立即通知了附近警力前往處置。

據了解推車司機為劉某,推車的原因是其車輛電量不足。
劉某在從上海駕車到金華,出發前車輛顯示的電量和里程可以直接開到金華,但是沒有想到開到半路就電量不足了。
交警對其行為進行了相應處罰,并告知劉某遇到這種情況應當將車輛停在應急車道,然后撥打12122報警電話。

該案例有兩個話題需要解讀,第一個是車輛顯示電量和行駛里程的“虛。”
不要把電動汽車儀表盤顯示的行駛里程過于當真,其數值僅有參考價值!所有電動汽車目前公布的續航里程均為CLTC工況的測試數值,測試模式有CLTC、NEDC、WLTC等模式,純電動汽車目前主要用CLTC模式,插電混動汽車用WLTC或CLTC模式。在這三種測試模式中,測試強度最低的是CLTC、最高的是WLTC,NEDC模式基本棄用了;在CLTC測試工況,車輛高速行駛的里程占比很低且最高速也并非很快,也就是說該數值主要體現的是不以高速公路行駛綜合道路續航水平。
參考下圖,其為CLTC測試模式。

一輛電動汽車的CLTC續航里程如果是500公里的話,純跑高速公路的實際續航里程能達到350公里左右就算挺好——除非在高速公路上也以80~90km/h的速度行駛,但是這樣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是比較危險的。反之,如果以120km/h的標準速度行駛,續航總會明顯縮水。汽車一定是行駛速度越快則能耗越高,不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汽車都是一樣的。
并且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只要開啟暖風則續航里程還得縮水。
汽車能耗標識顯示的平均值為開啟暖風會導致車輛續航里程縮減大約40%,開啟冷風大約縮減15%;那么如果在冬季駕駛電動汽車跑高速的話,500公里的測試續航能跑到250~300公里就算不錯了。
這一點要記住。

第二個話題是目前有五個省份高速公路提供免費救援拖車,浙江省最為全面。
截至目前,以下五個省份是提供高速公路免費救援拖車服務的。浙江江蘇安徽河南寧夏
其中的江蘇是從本年度九月開始實施,安徽也是從本月開始、具體實施時間為9月20日。
浙江省不僅為故障車輛和司機特殊情況導致無法駕駛的車輛提供免費救援拖車服務,甚至還為因燃料耗盡而拋錨的車輛提供救援;也就是說上述案例中的劉某根本不用推車,其正確的做法就是停在應急車道上再向12122尋求幫助,車輛拖至服務區即可充電,自己也不需要承擔多余的費用。
反之,在高速公路上推車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一旦遇到疲勞駕駛的司機,其很有可能被高速撞擊;所以不論有沒有高速公路免費拖車救援服務,作為一名理智的司機都不應該去推車。并且在高速公路上推車是要被處罰的,一般為罰款200元并處駕駛證記6分的處罰。

建議:
筆者認為全國高速公路均應當提供免費救援拖車服務,因為高速公路是收費公路,且僅乘用車也要承擔每公里大約0.4元的行駛成本;費用客觀來說是并不低的,那么相應的配套服務則應當足夠完善。同時高速公路因其封閉式的特點,導致其他社會車輛無法進入高速公路展開救援。于是高速公路的拖車救援和車輛維修難免有一定的壟斷情況。這一現象已經讓不少車主不滿。綜合通行費的收費標準和公路收費規劃時間,現在看來全國高速公路都應當且具備諸如江、浙、豫、皖、寧所實施的免費拖車救援的基礎。
只有不斷完善高速公路的配套服務才會有更多的車輛愿意去走高速公路。
反之,有了這五個省份的榜樣,相信許多司機寧愿從下路繞行到相應省份的高速公路也不想去走其他省份的高速公路。
別再干撿芝麻丟西瓜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