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整個車圈都在討論“車企要不要自研芯片”時,京東汽車的橫空出世,給出了另一種顛覆性答案:不碰制造,只做產業鏈的“超級整合者”。這個依托京東集團6億用戶基盤的跨界玩家,攜首款車型「埃安UT super」而來,用“廣汽造、寧德電、京東賣”的鐵三角模式,在10萬級新能源市場投下一顆重磅炸彈,更試圖改寫“買車用車養車”的行業規則。

「埃安UT super」的核心競爭力,藏在精準的用戶洞察里。基于京東大數據反向定制的這款國民車,把性價比做到了極致:帶電池版預計10-12萬元,無電池基礎版7-8萬元,雙11補貼后甚至可能下探至5萬元。2750mm超長軸距撐起“A級平臺B級空間”,前排座椅放平即變床的設計,戳中露營愛好者與家庭用戶的痛點。續航與補能更顯誠意,CLTC 500km續航搭配寧德時代“巧克力換電”,99秒即可完成補能,據寧德時代最新數據,全國已建成700座換電站,11個城市實現“核心城區10分鐘找站”,冬季續航衰減更宣稱減少18%,解決北方用戶的核心焦慮。
智能與安全配置的越級表現,打破了低價車的配置偏見。華為云車機帶來“不封頂”的云端算力,同級獨有的“倒車哨兵”功能遇障礙可自動剎停;車身高強度鋼占比超70%,頂部承重達7噸,麋鹿測試成績超75km/h,安全性能媲美更高價位車型。而10月22日的001號特別版拍賣,更讓這款車未發先火:1元起拍歷經4小時競價,最終以7819萬元天價成交,26萬人參與、16分鐘破千萬的熱度,印證了市場對這一模式的好奇與期待。
比車型更值得關注的,是京東構建的全鏈路生態。購車端實現全流程線上化,從選配置、金融分期到送車上門一鍵完成;用車端依托3000家自營養車門店與4萬家合作網點,提供標準化服務,更有50億補貼覆蓋輪胎、保養等品類;補能端借寧德時代換電網絡加速下沉,計劃2026年在120個城市建成2500座換電站。這種“從買車到報廢”的閉環服務,讓汽車消費像買家電一樣便捷。


但光環之下,挑戰同樣尖銳。“三方分工”模式暗藏品控責任界定難題,廣汽、寧德時代與京東的責任劃分尚未明確;換電網絡雖在核心城市成型,但下沉市場覆蓋率不足20%,京東養車網點能否承接試駕、維修等重服務仍需驗證。更嚴峻的是紅海競爭,10萬級市場已有比亞迪、零跑等強勢玩家,京東需靠生態優勢突圍。
無論成敗,京東的探索都具有行業風向標意義。它推動汽車消費從“經銷商主導”轉向“用戶數據驅動”,更可能催生“車企+電池廠+電商”的輕資產合作新范式。對于消費者而言,11月9日京東APP獨家發布的「埃安UT super」,或將帶來“低價享高配”的新選擇。這款車能否成為國民級爆款?京東的生態模式能否跑通?不妨鎖定京東APP“國民好車”專區,親自參與定制調研,或許還能抽中5年免費使用權,見證這場行業變革的關鍵一步。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