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款桑塔納油箱多大
【太平洋汽車】桑塔納油箱容積為55升。微型和小型車的油箱容積在35到55升之間,緊湊型和中型車的油箱容積在55到70升之間,大型全尺寸suv的油箱容積在100升之間。
共和國工業百廢待興,其中汽車工業更是重要一環,1978年鄧小平同志同意通過中外合資的形式在上海開始工業項目,而在選擇合作對象的問題上,國家提出以下幾點條件:第一適合我國市場,技術先進;第二提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科學管理模式;第三,對橫向零部件企業提供技術幫助,加快零部件國產化。
當時滿足條件的廠家有大眾、通用、雪鐵龍、標致等品牌,相對其他品牌,大眾顯然看得長遠,既愿意提供最新技術又可以資金支持,其落戶上海自然順理成章,當年的舉動也讓大眾在接下來幾十年中國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之中賺到了足夠的紅利。
當時大眾Passat B2滿足中方需求并引入國內當然,這僅僅是完成了第一步,在車型的談判上,中方提出了兩條原則:
一是具有現代技術水平的中級轎車;
二是車型功用途的多功能化,可集公務、商務、出租用車等需求于一身。在當時德國大眾的現成產品中并沒有這樣的車型,而當時正在研制、還沒有上市的中級轎車Passat B2,則滿足中方所提的這些條件,而在引進到中國之后,這款Passat B2采用了和巴西等地一樣的名字,santana,取其音譯,桑塔納的中文名字也由此而來。
受制于技術所限 桑塔納最初以CKD形式生產1985年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但是受制于國內當時的技術儲備,不要說生產汽車零件的生產線了,就連組裝都是一項困難的任務。1982年,上海拖拉機廠(上汽的前身)開始以CKD組裝方式生產桑塔納車型;1983年,第一臺組裝桑塔納下線;1985年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桑塔納歷年產量一覽表年份產量(輛)年份產量(輛)當時桑塔納采用CKD的方式進行生產,產能的瓶頸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從當時的生產數據來看,1985-1988年桑塔納的年生產量僅為1733、3000、5000、8000輛,年產連1萬輛都達不到,這樣的銷量遠遠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而一直采用CKD生產的方式,產量上不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與當時想要掌握核心技術,從外國人手里學會造車的思路并不匹配,因此加快國產化便成為了當務之急。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問答叫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